道教百科
《北斗经》依法修持方法
道教戒律
《戒律说》
《初真戒》
《初真戒律》
《积功归根五戒》
《初真十戒》
《女真九戒》
《九真妙戒》
《老君二十七戒》
《受持八戒斋文》
《太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经》
《无上十戒》
问题记录汇总,后续改善。
青阳随笔:不要讨人封镇,积德多出善言
青阳随笔:神像开光的秘密
许真君玉匣记吉凶禁忌日
-
+
首页
青阳随笔:不要讨人封镇,积德多出善言
这个世界, 有很多的奥秘, 这些奥秘, 在古代老一辈的经验传承中, 被称为语言的禁忌。 人这种生物 并不只是一种动物那么简单, 任何动物想要变成人, 都需要至少五百年的修行, 而人生下来,就比动物多出五百年的道行, 所以为什么世间的黄鼠狼,蛇,狐狸, 在修行成道以后, 都想得到人的 “讨封”, 让人说他们 “像人” 或者“像神仙” 这是因为他们修行了五百年, 才能和一个初生的婴儿道行相同。 但是人类的道行也是会消耗的, 人类生来具备很多神通, 但是因为妄想和欲望, 障碍了这些原始的神通, 再随着对欲望和名利的追逐, 人的道行会随之而消散, 到人死的时候,就是道行化尽, 没法做人了,就去做鬼了。 (有修行的人,则会提前预知时至, 去到更高的空间) 像黄鼠狼,狐狸,蛇 这些动物讨封也不是随便找人, 它们专门找那些道德很高, 品德很好,德高望重的人去讨封。 比如蛇就希望人们封镇它成龙上天, 狐狸,黄鼠狼,刺猬, 则希望人们封镇它成仙得道,修成人身。 对于那些街溜子,小混混, 它们也知道, 如果找这些素质低、没有修行的人讨封 很可能被一棒子打死, 还被刷上酱料烤来吃了。 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曾提到过,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 这个世界所有的动物, 共分为五种虫, 分别是鳞,毛,羽,倮,甲。 鳞虫的王是龙, 所有带鳞片的动物都是鳞虫。 羽虫的王是凤凰, 所有带羽毛的动物都是羽虫。 毛虫的王是麒麟, 所有带长毛的动物都是毛虫。 甲虫的王是玄武, 所有带甲壳的动物都是甲虫。 倮虫的王就是人, 所有裸露皮肤的动物都是倮虫。 而这五种虫中, 最厉害的还是人, 特别是中华大地的人王。 古代的道家人物, 一直认为中华大地每隔七百年, 就会诞生一位北极紫微星 在人间化显的人王, 而这位人王,就有能够封神的能力。 所以在古代大家可以发现, 一到盛世的时候, 道士出现的很多(都是来拱卫聖人的) 而皇帝也会敕封很多神仙。 最明显的就是唐朝时候, 李世民封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地府判官钟馗, 门神秦琼,尉迟敬德, 武安天下都城隍等 这些神仙被有不凡来历的帝王敕封以后, 老百姓烧香祈祷他们, 就会产生真实的保佑。 (李世民) 过去就连道教的天师, 也需要人王来赐封, 而民间修真成道的道士, 即便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也同样需要人王赐封为真人, 或者天师府的天师保举为仙卿。 如此,才能在法界获得崇高的仙职, 完成除天仙,大罗金仙以外, (这两种仙不需要皇封) 作为地仙,人仙,鬼仙, 功德圆满的最后一步。 以上是说明人生而具备法力, 所以人的诅咒才会产生能量。 就像过去说的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那么,为什么很多老夫妻 互相诅咒了一辈子都没事, 而有些夫妻骂了几次就产生恶果了呢? 核心的原因,就是两个承负差距太明显, 承负高的人,诅咒承负低的人,就会生效。 而承负低的人,诅咒承负高的人, 要么无效,要么自己会被反噬。 很多邪师巫蛊的诅咒很厉害, 但是他们面对侵略者, 面对成吉思汗这种来历不凡人物之时, 这种诅咒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势, 如果一个人运势很好,运气很旺的时候, 什么诅咒对他都是无效的, 所谓 “人有三年红,鬼神不敢当”, 但是一旦他走败运,失运以后, 承负和能量比他高的人,对他出言诅咒, 这种诅咒就会成真。 所以,为什么很多家庭互相诅咒都无效, 为什么很多家庭诅咒小孩也无效。 无非就是互相的承负和能量场比较均衡, 而这个小孩的能量及承负也超过了父母, 因此,就产生了这种诅咒无效。 那么相反的, 如果这个人运气本身就不好的时候, 家人不但不鼓励他,反而诅咒他, 再加上经常在家里哭闹,引来哭神, 家中的灶神门神也不喜欢哭闹的家庭, 那么外鬼入宅以后,再加诅咒, 就会很快应验,最终酿成灾祸。 人生,选择伴侣很重要, 心善地,言善语,行善事,厚德无量。 心狭窄,总哭啼,行极端,家祸无穷。 夫妻之间也好,父母对儿女也好, 出言要尤其谨慎,不要带有诅咒之语, 否则一旦引动天地禁忌之鬼神, 则灾祸不浅,祸患非轻也。 同时,老祖宗也告诉过世人, 说话做事,先过脑再说出口, 遇到别人说一件事, 要分析应该怎么说,才会比较好。 想清楚以后,再说出口。 周师父以前给我说过一件事: 在记工分,吃大锅饭的时候,他有一个邻居,一天三次碰到两条蛇交缠,这个在民间为大不吉,是要出人命的不详征兆。 但是他很幸运,他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道士, 他跟这位道长说了这件事,结果这位道长回答他说: “一天遇到三条蛇,难能可贵,常人几辈子都遇不到,你肯定不久就会发财,还会添丁进口” 结果此人隔了一年,家里果然添了孙子,而且家里也得了一些意外之财。 我当时听完很不理解,问周师父:“师父,他这种是大凶之兆,怎么道士说他反而会好呢?” 师父说:“这叫封镇,这个道士晓得他要出事,但是我们道士是法官,是有籙职在天曹任职的仙官, 我们说话,说好就好,说他坏,他就真的要出事。 所以这位道士就是封镇他没事,他就没事,反而有好事了” 我问:“就和《封神榜》里面,比干被挖心以后,问卖空心菜的人,菜没心可以活,人没心能不能活一样吗?” 周师父回答说:“对,因为比干本身就是被神仙指点他,让他去讨口封, 如果比干遇到的人回答他,人没心一样可以活,那么他讨了这句话,他就能活” 我觉得此事真是神奇,正在思考之间,周师父又说: “我有个侄儿,是个杀猪匠,有次我碰到他,和他开玩笑, 因为他父亲是拜给我做干儿子的,我就说让他过来给我磕个头,不然杀猪都杀不死。 我当时认为是一句玩笑话。结果两年后我又遇到他,问他今年杀猪生意如何,他回答说: 你说我杀猪不死以后,我杀猪就很不顺,刀子一进去,不出血,猪乱跑,后来连续几家都这样,现在没人请我杀猪了。 我一听,又封镇他说,你现在杀猪,刀子一碰到猪就死,然后他杀猪又顺利了。 这就叫封镇,特别是道士先生的封镇和年龄大德高望重的先生封镇,那个威力是不得了的” 周师父又说:“过去在民间,搬家的程序是分为三步的,第一步是安灶,第二步是安床,第三步是开财门,而请客吃饭的那天,就是开财门的时候。 在开财门的时候,会请懂这个开财门规矩的人来对话。先把门关上,里面和外面的人一问一答,问答的内容,都是一些吉利话, 比如门内的人问:你是谁啊 ? 外面的人回答:我是福禄寿三星啊 里面的人问:你带了什么来啊 ? 外面的人答:我带的多喲,我带了金银财宝儿孙满堂富贵双全金榜马鞍状元帽子万子万孙一起来...... 经过一番对话以后,里面的人就会说:” 快快请进!” 周师父继续说:“但是,如果在开财门的时候,里面有人在问:你是谁啊? 结果外面吃饭的地邻开玩笑的回答说我是穷神,灾星。 那么这家人住进去以后,就会不顺,甚至还有可能出事,这也是封镇的力量” 我听了若有所思的问:“那么现在结婚搞那些婚闹,让新郎带西瓜绿帽子,穿乞丐衣服,被捆起来打,岂不是也是一种不好的封镇?” 周师父回答说:“是的,所以我孙子结婚,我都是拿着竹条在旁边,谁敢过来婚闹,我就给他几竹条, 我是不允许在吉庆的喜事上,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的” 周师父又说:“以前上梁的时候,大家都要喊起,代表这家人就起来了。 如果哪个人脑筋不够用,说这个房子怕是要垮,那么这家人住进去就肯定不顺, 这种情况下,就要把此人赶走,然后重新看个日子上梁。这种人就是农村说的最讨人厌的搅屎棍,咬卵匠” 周师父继续说:“以前农村结婚,会在院子里办酒,来的人会送上礼金礼物,然后抱拳大声的说吉祥话,祝福话,然后新郎新娘要回话说:感谢金言! 这样就是讨喜庆话,会对新人的生活有所加持。现在都废除这些规矩了” 周师父说:“对我们学法的人来说,师父说的话,更加可贵, 以前有个人学法的时候,他师父年龄大了,快羽化前,他反复问他师父,万一我用不灵怎么办。 他师父反复回答他说肯定灵,但是他脑筋不够用,反复又问万一不灵怎么办。 他师父就说你每次来我坟前上柱香,绝对灵。就这一句话以后,他师父就羽化了。 从此,他做任何法术都必须去他师父坟前上香,不然就不灵。 搞得这个人后来因为太难跑,干脆就不做道士了。 这就是脑筋不够用,被师父封镇了” 周师父又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脑筋不够用的人,因为他们不懂这个道理,不知道怎么接话,所以导致他们自己出现很多麻烦。 比如说我们做法事,都会告诉对方,此法事做了以后,你百邪退散,邪魔不侵,消灾延寿,福禄永祯。 对方聪明的话,就会接话说:“谢谢先生的金言,一定如您所言!” 如此接话以后,他慢慢的就会转运。 而不懂的人,只要他回答说:“万一以后我还是很背怎么办?” 只要他说了这句话,祖师宗师就不会庇佑他,他就一定会很背,而且更加背时。 还有一些回答说,这个法事到底有效没有哦,我到底能不能转运哦,会不会越来越背时哦。 只要他存在这种质疑,那么他就必然会背时。因为他自己不会接话” 我想了一下,发现我身边认识的一些企业家,特别是福建人和潮汕人,都很会接话,而且这类人做生意,做事情,都很有礼貌,很懂规矩。 但是很多北方地区的善信,可能是地方上这种道家文化和民俗传统已经消失的太久,他们不懂这种道理,就经常会语出惊人,让人觉得哭笑不得。 之前有位道友找田先生驱邪,田先生给她说:“做完驱邪以后,你一定会好,你回家就行,其他啥都别说。” 而这位道友走的时候给田先生说:“感谢您,我最近还会回来看您的” 田先生一拍脑门,他知道完了。他这个必然还要复发,结果没有多久,果然复发了,又来找田先生重新搞一遍。 田先生为这个事情,就给我说: “我们出门给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去哪家做超度,走的时候斋主说下次有空来玩,只要他这样说,他家不久就会再死一个。 而驱邪也是一样,只要信家在我们出门时候说,有空再来玩,那么他家就会复发,送出去的鬼神都会再回去,你给他搞的再辛苦都没用” 那我问先生:“他们应该怎么说呢?” 田先生说:“只需要说先生慢走,其他什么客套话都别说” 我也是听师父和先生们聊到这些禁忌,才知道原来语言的威力,远超过我们对这个世界科学化的认知。 所以将此写出,告知大家,要注意平时说的话。 多说吉祥话,少说诅咒话, 多讨喜庆话,多说吉利话。 千万别去得罪德高望重,有道德的人, 真修道,会法术的人, 以免讨人封镇,影响自己运势。 曾在幼年之时,就听我父亲对我说:“对老年人要尊敬,特别是那些路边不起眼的老年人,不要以为人家好欺负就去得罪人家,讨人封镇不得了” 那时候我并不懂,我就问,什么是 “封镇”? 我爸对我说:“有些老年人你看他不怎么样,普普通通,但是人家有些是匠人,有些是道士,有些是端公,有些人家行善积德的好人, 你要是不小心惹了人家,遇到脾气不好的,被他几句话封镇了,怕你承受不起” 当时我并不相信这些,我感觉在那种无神论的思维里,这种迷信的说法有点太玄乎。 直到后来我开始学习道法,和各位老道长接触久了,听闻各种 “封镇” 故事多了以后,我才开始意识到,这种说法确实是真的,并且异常灵验。。。 张至顺道长曾说过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在打坐,外面有只鸟叽叽喳喳很吵闹,他心里觉得这个鸟很烦,结果这只鸟就摔下来死了。 所以张志顺道长警告徒众说:“修道的人不要随便起恶念” 在北帝法脉,太玄黑律里有这样一段经文记载: 諸法官奉命北帝,受職太玄,與真武佑聖真君隨班朝帝,其權甚重。常有魔王敬畏,鬼吏參隨。 凡出入則城隍社令,並皆迎送,不得妄言人鬼喜怒,陰陽神吏必察法官喜怒顏色,不令而行。 如違,則魔王不畏,鬼吏不遵,臨事不神,必為惡鬼所侮。 註云:昔朱真君教主嘗聚朋友,心怒一人不發言。 但興念云:世間如此,不信道法者可殺之。其人竟坐不住,及歸,吐血而死。是知受酆都法者,惡魔護衛,意念之間,不令而行。 这说的是曾经有一位授北帝法脉的真君,姓朱。他和朋友聚会之时,心中愤恨一人,但是嘴上没有说, 他心里想:“世间上有如此不信道法之人,可以杀之”。 结果这个人当场就晕倒了,然后送回去以后,那人吐血而死。 所以经文中注明:授籙了酆都法系的法官,身边有魔王护法,起心动念之间,魔鬼则不经过你下令,就直接去执行了。 所以法官不能轻易的言人鬼喜怒,也不能随便说人是非善恶。 本来像这段经文,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只是一段记载而已,但是这种习惯和传承,至今在贵州的道教里,都流传甚广。 就像周师父教我八字和给人看风水的时候,周师父说: “不管他八字多坏,你是法官,你都不能随便去说他要倒大霉或者要命终, 你只能委婉的说明,然后告诉他可以化解,一切都好,不必担心, 因为你是法官,如果你说他要倒霉,那么他就绝对要倒霉” 并且周师父又说:“给人看风水,不管阳宅阴宅,在人家里或者祖坟上,不得轻易言此地伤人或者损人,只能说好。 然后离开此地以后,私下才能说明此地的真实好坏,因为你是法官,你一说,地脉龙神和土府就都在听, 你说要伤人,本来还没伤,没多久就真的要伤,这就是损阴德,好心办坏事, 所以道士一定要忌口,不要胡言乱语,自伤口德” 后来我又听我干爹对我说,说当年玄皇巫教何师公年轻的时候,因为脾气有点急躁,当地有人吃饭忘了叫他, 一下子十几个人都肚子疼的直叫唤,然后来问他是不是犯了什么煞方。 结果何师公开玩笑的问:“你们是不是吃饭忘了还有个人哦”,然后对方才想起来忘了喊他,连忙给他道歉。 道歉以后,何师公笑了笑对着虚空说了声:“行咯,回来嘛”,这下大家才好了。 当时我问干爹,“这是什么法?” 干爹说:“这个不是什么法,这就是巫教的兵马,只要这种行兵权力你得了传承,你心里一想,他就去了。 以前你师公去买橘子,觉得贵了,随便说了一句,‘你这个橘子那么贵,怕是卖不脱喲’, 然后别人就是一天卖到黑都卖不脱,人来人往的,每个人都是拿起来看,但就是不买, 这就是起心动念,随便一句封镇,人家普通人就受不起, 所以后来你师公就给我说,道士就不要乱说话,样样都要说人好,祝福别人” 所以我回想起来我爸在我幼年时候说的话,才觉得意味深长,不可思议。 同时此文也是告诫世人,要长存敬老爱幼之心,因为你永远都无法用科学的眼光去理解: “三天前你踢了一个老年人,三天后你却被车撞断了腿” 这种看似完全没有规律的事情。。。 并且有些年轻人火气太旺,惹到了一些道行比较高的老年人,或者被这些老年人忍无可忍的封镇说: “你这种娃儿,太过分了,怕是活不长哦”, 可能就是这一句不经意之间的话,就断送了这种年轻人的前程。
管理员
2023年6月3日 16:25
142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