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经名:洞真太微金虎真符。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符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太微天帝君金虎真符,藏于太上元景琼宫,毒欢万寻,击魔卫经,神虎七千,备于玉关,西华玉女三百人,散香霄庭,五老典籍,金晨侍真。非有琼箓玉名,刻简三清者,皆不得金虎内符,及闻太上之玉篇矣。此符刻於上清玉简智慧篇中,有七万言,灵音道妙,微旨难详。或着天魔隐讳,或表万神内名,或释幽喻疑诀于琼音也。小有王君抄出此符,及威神内文之法,以制天地群灵,有一百言耳。此咒奇秘,名曰三天虎书太元上箓。受之者先斋七十日,赉金虎玉铃,素锦玄罗各三十尺,以为金真之誓,盟于天地不宣之约。依四极明科,听使七百年中,得传三人。 太微天帝君金虎玉精真符,乃太元上景自然金章之内音也。以役命金仙,封山召灵,威震六天,馘落万神。太上常使西灵太甲七十万人,卫符於太微琼宫。佩此符者,威制天地,呵叱群灵,控驾景龙,位司高仙。琼音既震,则玉华侍侧,金真卫兵,千妖丧眸,万鬼灭形,九魔迸首,六天摧倾,道妙极真,神裒五灵,左啸玄童,右摄金晨,大哉宝文,大帝威真,岂徒辟毒攘试,灭妖而已,乃求仙之妙品,得真之标第矣。侍书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七人,营卫於有经者之身,奉符遵科,上升三清。若违慢天文,及传非其人,身入风火,七祖父母长拷于水官。 太微天帝君金虎真符 右金虎真符,太微天帝君以传金阙帝君。朱书白素,盛以紫锦囊,佩之,着头上以行,则威制天地群灵,神仙敬伏,玉华执巾,天丁卫躯,山岳稽精。加敕威神之祝,玉清之章,便得馘斩九魔,千妖灭形矣。此上清禁符,不传於世,得佩之者,飞升上清。 太上元景金真威神内祝,以役召神兵,斩灭邪鬼。当入室烧香,叩齿三十六通,坐卧任意,乃祝之曰: 辟乾毒王,震拾罗旌,八仙秉钺,上帝五灵,太玄落景,七神卫庭,黄真曜符,焕掷火铃,神虎奋豪,毒锋乱逞,紫勃文仪,四躩仰鸣,九天六天,四大皛晶,外缠玄炁,内守师兵,左威右顾,风伐火征,叱斩万妖,摧馘千精,金真启震,九魔摄形,北酆摧落,所灭皆倾,我佩真符,役使万灵,三元告真,玄合帝诚,太微上命,上升三清。 太元上景威神内祝之法,皆上清之禁经也。辟轧毒王者,是六天大鬼之内名也。震拾罗旌者,是北帝魔王之隐讳也。四天皛晶者,是北酆鬼相之魂名也。能知三鬼名者,则千妖窜迹,万鬼匿形,九魔莫得而动试,百邪弗得而陈害。山林独处,及在府庙神鬼之中,便可案而行事,不必烧香入室也。 豁落大符此符青地黄书 日元朱地青书 月元青地朱书 岁元白地黄书 荧惑元朱地黄书 太白元黄地黑书 辰元青地朱书 镇元白地朱书 五铃登空步虚保仙上符一名火铃 太微天帝君受炁之始,玄象初分,登九玄虚生之台,五帝神官,卫於八方,五符空映,若存若亡,奄蔼凤台之上,琼房曲室之内,积七千年,其文见焉。流光耀於九霄,文郁焕乎玉清,左掷则为流金火铃,右振则冠豁落七元,摄制极天之魔,威布九霞之庭,至极妙道,洞微难胜。帝君方清斋太空琼台洞真之殿,玉室金华之房,侍女众真,五色神官,十亿万人,飞兽毒龙,侠阙备门,巨虬千寻,卫於墙垠,凤鸣龙啸,百音激馆,威扬广庭,师子嗥唤,众吹云歌,玉响流璨,神妃合唱而奏音,玉女鸣弦而拊弹。余乃引中央黄老君、太极四真人,设流霞之醴,镮刚之果,赤树白子,隐芝杂结,众香芬落,积九十日。於是龟母案笔,太一拂筵,天妃侍香,玉女结编,以白玉为简,金书其文,以付仙都左公,封以玉岌云锦之囊,传付中央黄老君,君依盟奉受五符,稽首而退,即致九灵流景云舆,五色神官五万人,飞青翠羽龙帔,上登金阙玉清之宫。 若有金书东华,得见此文,则宿运应仙。佩符而行,万神来朝,出虚入空,回巅五岳,运度五星,身生水火,变化十方。佩之九年,降致绿饼,上谒三元,位登玉清。其道秘妙,非真不传;轻泄篇目,身没形残。依玄真明科,七千年得传一人,违盟负誓,殃及七玄,身及先师,同充下鬼,十苦八难。 青帝碧霞流铃登空步虚上符 东方青帝元洞元明元耀延灵耀元君,各九千人,青阳玉童九十人,侍文左;束岳太山仙官二千四百人,青要玉女九十人,侍文右,卫佩符华仙身。 赤帝丹震流铃登空步虚上符 南方赤帝大洞元生大灵机皇君,各八千人,绛宫玉童八十人,侍文左,南岳衡山仙官二千四百人,太丹赤圭玉女八十人,侍文右,卫佩符章华仙身。 白帝素霞流铃登空步虚上符 西方白帝金城耀元元导太仙君,各六千人,耀灵元化玉童六十人,侍文左,西岳华山仙官各二千四百人,太素玉女六十人,侍文右,卫佩符华仙身。 黑帝绿霞流铃登空步虚上符 北方黑帝玄洞元阴五耀延灵元华郁单君各五千人,皇机太极玉童五十人,侍文左,北岳恒山仙官二千四百人,太玄玉女五十人,侍文右,卫佩符华仙身。 黄帝苍霞流铃登空步虚上符 中央黄帝中耀五阳五阴中皇洞极高皇君,各千二百人,皇机执忠玉童十二人,侍文左,中岳嵩高山仙官各二千四百人,黄素玉女十二人,侍文右,卫佩符华仙身。男以青为地,丹书文,佩之左,女黄书白地,佩之右。 五色锦各五十尺,以请五帝仙官。 紫金五两,胧奈宸街信。 沉香五斤,上闻三元宫。 真朱一斤,以为盟丹之誓。 书刀子一枚,以断死炁之路。 金珠七枚,以奉请七元之精。 绛纹七十尺,以为炎光之信。 受符经之身,当赉信诣师,清斋三日,沐浴烧香,书符及经,露着高坛之上一宿,明朝共登坛,告北帝,启盟度符经,付弟子。自不登坛告誓,不得妄开篇目。师轻泄经文,身被风刀之考。弟子不受而披卷,殃及七玄,身残失明。四极之科,禁轻泄经文。太真之律,禁无盟信。自非金名玉格,莫得闻见。求仙之夫,无五符佩身,五岳仙官不卫兆形,三官鬼录不落死名,栖身山岫,则为九天魔王所败,出入人间,则不免县官灾刀兵。得佩之者,上天履渊,纵横无方,适意周旋,存思真神,还复本宫,五芝自生,身映玉光,仙官防卫,三元诣房,乘云驾虚,上升玉清。 受符百日,当以五寸桐板五枚,书符,各着一板上。又书刺各一枚,记:某年月朔日时,某郡乡里某岳先生某人,年若干,某帝子属某岳。以付刺,埋着五岳。临埋符时,叩齿三十六通,咒曰: 上启三元玉皇帝尊,下告五岳五色仙官,奉受流铃五符真言,清斋五香,记名山川,请受真仙来卫我形,五芝流黄黑白赤青,身生水火,焕落火铃,龙辔诣房,上登玉庭。如此即有五方仙官防卫兆身,授子神真之道,游行五岳山海,百灵莫不来朝。 火铃振威内存大神慧祝,佩流金火铃,出入远近,经履危崄寇病之中,厄害之下,当存真光以自卫,开通万里之路。发行之始,正向其方,叩左齿二七过,咽炁三十六通,便思所之处所形象,山林草木,人民禽兽,神灵分明朗然,皆来朝拜我身。思北斗七星覆我头上,仍存我左目为奔星,右目为迅雷,光赫奔流九万里外,见所之道路,随光开通,山林草木,人民屋宅,兵寇鬼炁,悉令消除,无复孑遗,四道洗然。因祝曰: 前开后闭,天平地昂,神公出游,四道开张,当令天地,通我桥梁,前后左右,洞达八方,我左掷奔星,右迅电光,流精万里,何妖敢当,太一将送,万神来迎,所之所向,靡不吉良,乘云驾虚,上升太空。毕,便引二眼之精,各还其宫,左取七炁,右取七炁,咽之毕也。如此可以冒崄涉难,攻鬼伐兵,无不应响荡然。其法至妙,不得文传,口口相付,明慎之焉。依玄科,七百年听得一传。 五帝流铃五符,威制极天之魔,召摄五方神灵,上应五星,参落七元,下应人身,九孔七明,周天竟地,靡有不关,无幽不测,无细不鉴,存符则光见,掷符则振灵。子若佩之,受师口言。若在人间遇恶鬼之地,当作振威大祝,北向闭炁十二息,思五方炁,覆冠一身,内外奄冥,都无所见。因叩左齿三十六通,咽五方炁,方各三咽,炁炁除尽,尽入兆身。存我两目童子,光如流星,焕落五方,便祝曰: 天元七精,五帝流铃,焕掷电光,如天奔星,光曜十方,照鬼真形,有何小妖,当我生门,大帝有命,诛戮无亲,屠肝刳腹,绝灭鬼精,千千皆摧,万万皆倾,神威吐祝,摄箓无停。便咽炁三十六过止。如此一祝,则五方神官,皆征甲命卒,摄箓所在,有灵之卒,束缚诣庭,三祝鬼炁灭种。 若入五岳,周游山川,冒崄履峻,皆当未及其处百步,叩左齿三十六通。若之东岳,便存青帝希林珠官属九千人,来卫我前后左右,以青霞之炁覆冠我身。若之南岳,当存赤帝丹玄子官属八千人,来卫我前后,以绛云之炁覆冠我身。若之西岳,当存白帝少皓灵官属六千人,来卫我前后,以素霞之炁覆冠我身。若之北岳,当存黑帝玄冥官属五千人,来卫我前后,以玄云之炁覆冠我身。若之中岳,当思黄帝执忠原官属万二千人,来卫我前后,以黄炁覆冠我身。毕,咒曰: 乾天曜灵,七晨玄精,五斗华盖,绕络我形,五色飞霞,混合交并,身佩七元,流金火铃,焕掷北方,极天郁冥,五帝神官,驻策天兵,为我摄制,山川 土地,千鬼万灵,皆令束首,自送真形,前诛后戮,所捕无停。 毕,如此一祝,天魔灭迹,万神来朝,游行五岳,履涉山川,无复试观之患,五岳仙官自来,奉送五芝玉英来给子身。 若在军寇之中,县官白刃之下,厄难之中,当叩右齿十二通,存七斗覆身,玄光明映,周匝一体。存肝为岁星,出在左;肺为太白星,出在右;心为荧惑星,出在前;肾为辰星,出在后;脾为镇星,出在胸上。令五星精炁缠络前后,我身居斗魁之中,五星之下。次思五帝神官卫我左右,仍祝曰: 天为我屋,地为我床,五岳山川,为我桥粱,玄斗元精,为我衣裳,藏身七元之内,流火之乡,度我者太一务猷,过我者白元无英,灾不能干,兵不能伤,当令我身,上诣金阙九老之京。毕。如此在屈厄之中,垂终之命便得解脱。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管理员
2023年5月9日 17:31
30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