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经名: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目录 九天元始号 郁单无量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一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二 梵监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三 寂然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四 不骄乐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五 化应声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六 梵宝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七 梵摩迦夷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八 波梨答和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九 云务子者,盖元皇玉虚之胤,太帝之中子也。抱琼胎於玉房,结云精於金门,含日月於紫胞,变洪露以凝神,炼胎息以推运,任历劫以转轮,化生於元氏,告阳道以成真。於是上皇元年三月一日,天晖启晨,诞於九玄之上宝耀无量之天,睹太阳於云崖,耀金容於琼轩,顺皇基於帝图,法玉秀於自然,濯以九灵之晖,灌以甘香玉泉,饮以灵妃皇芝,哺以九炼飞霜,神龙翼其侧,琼凤荫其颠,紫烟生于上,流光郁于邻,二象抗其纲,三晨协其真,神州歌其妙,七转变其神,灵风迅其躯,回香荡其尘,萧萧太虚之上,靡靡洞波之滨。年冠二九,思微念玄,适性理运,任时推迁,不慕皇道,逍遥中原,游娱太霄,徘徊紫天,流眄历劫,得趣忘旋,运非我制,挺标上仙。遂名书帝简,位登太真,三元下教,赠爵皇篇,於时受命,朝礼玉天,上登九玄之台大有之宫,紫凤玉京七宝珠房,於明霞之馆,清斋玉轩,灵瑞告感,项负圆光,夜照神烛,自明琼堂。於是虚皇道君,於空洞之上,玄虚之中,以《太霄琅书琼文帝章》,降授於君。是时天光冥逮,三晨回精,五宿改度,七元运灵,九色晃曜,焕络玉清,飞烟蓊郁,流漫八冥,玉陛登阶,万帝临庭,飞仙羽盖,辅翼太真,仙童玉女各三千人,执巾散香,流芳扫尘。於是命驾,檄召五灵,飞霄回轮,乘空络烟,神凤挺辔,灵妃导仙,明皇启路,三道合明,流电扬精,逸驾九玄,游眄琼阙,宴景三元,盘徊玉霄,适肆紫晨。於是披琅书於无崖,诵帝章於碧云,理宿根於玉诀,檄威灵於琼文,唱妙曲於空洞,精静念於玉轩,理二仪於玄图,掌帝录於万仙,总地司於五岳,领上真於三关,上统无崖,下摄洞源,自天以下,莫不咸隶於太真,神非可测,化不可名,近难可论,远不可寻,清难可滓,混难可澄,微乎妙哉,斯至德之帝灵,巍巍乎高尊也。 太霄琅书,乃九天王飞霄之曲,琼文帝章,乃九天之上文。并以元始之初,生於自然空洞之中,虚皇玉帝受之於九玄。於是天王仍记名焉,铸金为简,刻玉结篇,金镂玉字,以明宝文。秘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西华玉女、金晨玉童各三千人,侍卫典香。如是九帝上圣,一月悉三登玉阶,朝宴神真,运周万劫,传於太真王。其道高妙,众经之宗,神挺奇秀,精冠九天,玉慧虚朗,洞趣入玄,自非上真之士,不得参闻,皆受已成真人,不传於中仙也。 太霄琅书,乃九天王飞霄之曲,琼文帝章,乃高灵玄映之道,九天之精,洞监於万气,总统於众经。凡修《大洞三十九章》,徊风混合帝一之道,《雌一玉检五老宝经》、解释宿根,拔度七玄,而无此文,财九天王不纳其音,九气错综,神真不欢,天魔侵景,万试来干,思不彻微,天不启关。凡修众经,以琼文为先,诵咏寂室,静庆霞庭,通畅九霄,整络上玄,令玉宫骇听,万真临轩,群魔伏袂,万试敢前,随意所修,乃得道真,万徧道备,腾身太清。要诀不烦,正在此经,精心苦行,克得上仙也。 云务子不修他道,受虚皇帝君《太霄琅书琼文帝章》,於九霄之上,歌咏妙篇,游娱适肆,感畅神真,致三元下教,位登太真王。以传太华真人、三天长生君、太和真人、东华老子、南极总司禁君、西台中侯、北帝中真、九灵玉子、太灵真妃,赤精玉童、玄谷先生、南岳赤松、中山王乔、紫阳真人、西城王君、中皇先生、赵伯玄、山仲宗等。一十八人,并修此道,面发金容,项负圆光,乘空登霄,游宴紫庭,变化万方,适意翱翔,啸命立到,征召万灵,摄制群魔,决断死生,驾霄乘烟,出入帝庭,皆由琼文,以致上真。王君令封一通於西城山中,有金名帝简,绿字紫清,合真之人,当得此文。得者宝秘,勿妄轻传,泄露灵篇九祖被拷,永责鬼官,长闭地狱,万劫不原。 九天元始号 第一天名郁单无量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九天丈人治於无量天, 去第二天二十四万里。其天上人经九百万岁,如世间五百岁。天有四玉帝君,常以月一日、三日、九日,遣玉晨使者履行天下。有修学上道,佩太霄琅书,检慎法戒,名书帝箓,得同无量天人之位。有犯科违律,为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平旦入室,诵无量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玉晨使者奏子於天王,记名於青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无量之天也。 第二天名上上禅善无量寿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悉隶於无量寿天。九天真王治於无量寿天,去第三天四千六百万里。其天人经三千六百万岁,如世间人历一千岁。天中有四天帝王,常以月七日、十日、十一日,遣领直侍仙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於科,名书帝简,紫字上清者,得同无量寿天人之位。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平旦入室,诵无量寿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侍仙奏子於天王,记名於青宫,九年得乘太霄飞轮,上升无量寿天也。 第三天名梵监天,一名须延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隶於梵监天。元始天王治於梵监天,去第四天六百七十二万里。其天人经一亿五千二百万岁,如世间二千岁。天中有四帝真王,常以月二日、四日、十三日,遣主仙玉郎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於科,名书帝箓者,得同梵监天一人之位。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清斋,平旦入室,诵梵监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主仙玉郎奏子於天王,记名於青宫,九年得乘太霄飞轮,上升梵监天也。 第四天名兜术天,一名寂然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於兜术天。元始天王所治兜术天,去第五天千二百四十万里。其天人经六亿八百万岁,如世间三千岁。天中有四天元王,常以月五日、十二、十六日,遣定仙玉真下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天禁,名书帝图者,得同兜术天人之位。有违科犯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平旦入室,诵兜术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玉真奏子於天王,记名於东华,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兜术天也。 第五天名不骄乐天,一名波罗尼密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於不骄乐天。高上元皇所治不骄乐天,去第六天三千六百八十万里。其天人经二十三亿四千万岁,如世间四千岁。天中有四天统真王,常以月十四日、十七日、十九日、遣中真使者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科禁,名书帝图者,得同不骄乐天人之位。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此日当清斋入室,诵不骄乐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中真使者奏子於四天王,记名於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不骄乐天也。 第六天名化应声天,一名他化自在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於化应声天。虚皇玉帝所治化应声天,去第七天五千三百八十四万里。天人经九十二万亿一千六百万岁,如世间五千岁。天下有四天宝帝王,常以月十八日、二十、二十三日,遣万石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勤好向,佩太霄琅书,斋戒诵经,不犯科禁,名书帝图者,得同化应声天人之位。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化应声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万石使者奏子於天宝帝王,记名於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化应声天也。 第七天名梵宝天。一名波罗尼耶拔致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於梵宝天。万始先生所治梵宝天,去第八天五百二十万里。其天人经一劫,如世间六千年。天中有四天高上帝王,常以月二十一日、二十四日、二十七日,遣监天真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心苦行,勤修上道,斋戒诵经,不犯天科,名书帝简者,得同梵宝天人之位。有犯科违禁,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梵宝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监真使者奏子於高上帝王,记名於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梵宝天也。 第八天名梵摩迦夷天、一名梵众天,天上又别置三天之号,皆隶於梵众天。紫虚帝君所治梵摩迦夷天,去第九天六百八十万里。其天人经二劫,如世间一万余岁。天中有四大明真王,常以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遣羽仙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心,苦行,修斋诵经,不犯科禁,名参青宫,得同梵摩迦夷天人之位。有行恶犯科违戒,为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诵梵摩迦夷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羽仙使者奏子於大明真王,列死名於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梵摩迦夷天也。 第九天名波梨答和天。名大梵天,去下五百亿二十万里,其天别置三天之号,皆隶於大梵天也。太真王治於波梨答和天。其天人经三劫,如世间二万五百年。天中有四帝王,常以月一日、十五日、三十日,遣领仙使者履行天下。有修斋戒,整束法服,诵经精思,不犯天科,名书帝箓者,得同波梨答和天人之位。有行恶犯科,为四司所纠,考属左右三官。至其日当清斋入室,谓波梨答和天太霄琅书琼文一徧,则领仙使者奏子於四帝,记名於东华宫,九年得乘太霄琼轮,上升波梨答和天也。 此九天是始气之精,众真帝皇所治。其天别置三天。三天者,皆是九天之别号,合三十六天也。宫室官司,悉有次第。其外有诸梵天名,皆以九天支干,悉系属於九天王也。九天又各有一天王,非帝王之号,皆处九天之上。修行上道,求仙度世,宜知天王讳字。知者九天列名,玄以紫气覆荫其身,神兵卫己,令得九天秘书,位何九天之仙。得者宝密,妄宣非人,死入九幽地狱考掠,万劫不原,慎之。 第一郁单无量天王,姓混讳泯鳎衣九色无缝自然斑文之裘,头戴耀精日圆,恰天无映玄台紫户之内,左右侍真玉女九万人。 第二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王,姓楔讳潺泯瘢衣九色自成云文之裘,头戴晖精月光,治天玉国珠林七宝琼台,左右侍真玉女七万人。 第三须延天王、姓滓讳妪纨纾衣,九色三法云文之裘,头戴天元宝明,治天玉京灵都宫,左右侍真玉女九万人。 第四寂然天王,姓浮讳椠颍衣七色龙文通光之裘,头戴阴精夜光,治天珠宫琼台之上,左右侍真玉女六万人。 第五不骄乐天王,姓凝讳覆睨椋衣九色飞霜云文斑裘,头戴青华岁星玄精,治天无映丹房九层玉台,左右侍真玉女七万人。 第六化应声天王,姓辉讳禳洌衣九色流光耀云锦裘,头戴白光太白玉精,治天琼林上宫朱映之房,左右侍真玉女六万人。 第七梵宝天王,姓精讳雾云螅衣九色流云飞晨之裘,头戴流丹绛宝荧星玄精,治天南上七映之宫,左右侍真玉女八万人。 第八梵摩迦夷天王,姓玄讳镫敚衣九色无缝飞云之裘,头戴玄晨辰星流精,治天九玄凤城紫琼玉台,左右侍真玉女五万人。 第九波梨答和天王,姓王讳灵ぃ衣九色无缝玄云宝裘,头戴无极流黄镇星飞精,治天陵层玉京大有妙宫九曲之房,左右侍真玉女九万人。 九天九王,万气之本宗,众帝之祖先,乃九气之精源。以天地未凝,三晨未明,结自然而生於空洞之内,溟涬之中。历九万劫,而分气各治,置立九天,日月星辰於是而明,万气流演,结成道真。元始上皇、高上玉虚,并生始天之中,三十九帝、二十四真,遂有宫阙次序之官。上皇宝经,皆结自然之章以行。长生之道,不死之方,符章玉诀,皆起於九天之王,传於世代之真。至三五改运,九灵应期,后圣九玄道君,推校本元,以历九万亿九千累劫,上皇典格,多不相参。道君以中皇元年九月一日,於玉天琼房金阙上宫,命东华青宫寻俯仰之格,录校古文,改定撰集灵篇,集为宝经三百卷,以付上相青童君,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凡学求仙,不知道之所出,宝诀所生,投暗而学,无有祖宗,真不为降,道亦不行。诸欲求仙,当寻九天之根,得其本元,道无不备,仙无不成也。但九天王秘讳,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不传於下世。有玄名帝图,金字上清,推运遇会,得知九天王名,天王即遣玉童十二人、玉女九人,侍卫兆身。依科清斋九十日,或九日,赍上金九两,紫文九十尺,以誓九天之信,师然后而盟传。不得轻泄至灵,考延七祖,长充鬼役,负石运山,身没三官,万不得仙。 郁单无量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一 太霄空洞气,结气成云营。我王挺神匠,有化若无形。无形中有真,有真无中生。眇莽玄虚上,萧萧元始精。法景朗妙觉,玄运来相征。列宿罗玉宇,飞霞超绿琼。焕落三晨曜,流光郁紫清。携衿玉景台。解和戏凤城。回霄登九岭,以启不穷龄。谁能同此游,可来寻余名。余名甚易知。安在东华庭。自可超玄都,精微思帝灵。弃去云外念,专一守黄宁。披诵太霄章,三关自当明。玄降徘徊辈,虚遣飞霞軿。九天虽玄遐,妙想安尔形。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二 灵运启空洞,金真秀琼胎。法景太寂庭,玄化自相推。历劫沦九冥,与真契幽期。三晨告元始,运通自来绥。匡辔明霞上,流精耀玉枝。顾眄无中有,混合似婴儿。父宁与母精,逍遥戏凤台。落景游云房,独妙谁能知。合庆离罗门,解禊紫霄崖。若欲相寻索,精研琅书辞。回转琼文章,天王自当知。洞存帝一尊,以为求仙基。绝念弃外想,常使心神夷。精感致真降,郁然焕羽仪。拔度七祖根,咸同登云阶。玉章映高灵,琼文难寻思。二妙以相和,各称本不齐。子欲戏九玄,但诵太霄书。万劫在俄顷,勿忧天应迟。 梵监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三 澄清无毫秽,结气成紫晖。丹霄映监天,罗布乃南回。三晨明列宿,七转朗太微。灵风迅奇香,玉籁声何悲。神凤翔琼林,群仙振羽衣。天王乘运征,握节总万机。虚轮振空洞,辽朗九天扉。携提霄中宾,解衿入琼帏。敷烂扶晨气,耀罗焕玉阶。陵梵映朱日,干景翼灵辉。飘飘元化内。玉辈正徘徊。公子命虎符,总摄万神归。拔灭七祖根,穷魂皆仙飞。琅书庆云庭,琼文洞虚微。精研道日鲜,亿劫灵不衰。万化随运迁,乃知妙者希。 寂然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四 宴景太寂乡,回风迅琼轮。丹霄翼绿舆,神公辅帝尊。翳翳九玄化,离离开趣门。徘徊金罗上,啸歌庆灵云。三唱朗玄觉,五回道乃分。金房焕嵯峨,流精何纷纷。左顾见无英,右眄睹白元。履昌度黄箓。太一挺命根。为我记仙籍,授我度命文。清唱运天真,静思理百关。帝一镇灵宫,法服飞青裙。相与契何计,合会九天端。有日若无期,皇华正四圆。至感弃余念,道从玄中传。灵感各有运,至学故多全。 不骄乐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五 空中生紫烟,郁勃翳华宫。流明顺运回,丹霄映绿房。翼辅虚中景,耀灵焕十方。万帝由真运,莫若九天王。体结自然秀,含气挺虚宫。理化正四维,号为众帝宗。落景乘八烟,总统轮空洞。朝游西台馆,夕憩扶桑宫。摄校玄图箓,拔度青华童。桃康定命籍,明初保劫功。流眄无崖际,万化随运通。飞步诵太霄,幽寻元始踪。积思感至寂,以致登玄窗。宿基流余庆,七祖返南宫。五苦非所履,结友在太空。灵岳非常宫,飞云是我龙。结携九岭真,偶景以成双。何为坐嚣秽,婆娑待命穷。 化应声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六 高灵秀空洞,凝气结朱烟。握节回九霄,飘飘天帝真。琼台耀岩阿,紫凤郁玉麟。灵歌逸幽宫,萧条云上人。携契七映房,金罗焕中田。天王正有九,飞仙有亿千。洞阳郁灵标,为兆度命年。丹华朗朱日,流芳观兆身。仰歠月中浆,九源降液津。永保不终劫,内外洞虚鲜。积思感太空,洞得无极渊。形与混合同,游宴莫能旋。 梵宝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七 三晨朗幽夜,流霞耀金日。丹房焕嗟峨,灵香绕琼室。公子合庆堂,履昌携帝一。三元混合宫,微言甚幽密。兆欲度命年。静思无杂匹。寂若虽云无,真从空中逸。庆加靡不周,七玄自蒙拔。积福有重基,宿根咸消灭。琼文有妙章,斯篇慎忘失。存念至灵讳,道降同玄一。 梵摩迦夷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八 九玄洞元气,紫素凌玉霄。灵秀焕金门,神融茂琼条。豁落紫虚馆,庆云随化消。渊响叩灵机,法鼓振太幽。宴景玄晨阙,流回薄灵飙。匡辔九天外,运驾以逍遥。徘徊紫霞峰,客治玉皇朝。万劫不俄顷,倏欻二象交。虚庭无稽逮,去来顺运寥。大化不改度,三晨洞灵标。琅书庆神室,琼文理清谣。合秀自玄挺,反容非华翘。 波梨答和天王太霄琅书琼文第九 玄气结九霄,紫虚朗太阳。飞琼凌华芒,流精凝玉霜。天真乘运回,薄云茂玄梁。冥会自相感,丹霄映轻行。幽期高晨府,携契朝玉京。灵化冲漠裹,寥寥冥运彰。流芳翳朱日,回风迅奇香。焕烂金门上,琼台吐玉英。兰芝盈玄谷,仰咽六胃昌。神逸感寂宫,幽思彻洞乡。执契太霄馆。归真琼文章。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皆以九玄微辞,九天王於空洞之中,元始之先,玄歌理命,游庆霄庭,音句虚微,玄中而生神真宝诀,故着灵篇。得行此道,位同九天,微思至讳,存神念真,灵瑞告感,自然登晨。 凡修此道,当以本命八节之日,浴清斋,正中入室,东向叩齿九通,仰存九天之上,九色飞云流光下映,蓊蔼室堂,微呼九天王讳,存念真神,便诵太霄琅书琼文之章九篇一徧,以庆霄庭,神欢寂室,灵感九玄,如法九年,克乘飞景,宴辔紫晨也。 若以九天游宴下降,察行万仙玄会之日,如上清斋,各以其时诵咏一徧,则九天记名,右别太真,九年无亏,克得上仙。 帝章皆九天元精所生,九天帝王隐书宝名,符章玉诀悉表其中。有佩此文,九天同真,万灵稽首,群仙卫迎,威制天魔,出入无方,乘云驾虚,游宴太空。此文微妙,万帝之宗,有明此诀,即为仙王。有泄轻传,死没九泉,殃逮七祖,洞填河源,万劫之掠,宜慎奉行。 右琼文帝章二百四十音,皆九天之元精,万真之隐名,当刻书枣心之木,受之於绝岩清泉之札,施於飞罗之巾,北向上誓九天,奉受九天之章。弟子执上金九两,紫文九十尺,向南而伏,师读琼文,而授弟子也。若未得刻书印文,亦可以雌黄书青碧上,盟而授之,然后可徐徐更刻文,登山盟於九天也。 若刻书琼文於枣心之上,不得悬印章向於四方,以玉函盛之於别室,正向於上,朝夕烧香礼拜九天之王也。兆欲召东岳仙官,问吉凶之兆,通灵致真之法,当以甲乙之日,以帝章向东读之一过,则仙官立到,与真共言。召南岳,当以丙丁之日,如上法,则南岳仙官立到,与真通言。召西岳,当以庚辛之日,如上法,则西岳仙官立到,与真,共言。召北岳,当以壬癸之日,如上法,则北岳仙官立到,与真通言。召中岳,当以戊己之日,如上法,则中岳仙官立到,与真通言。凡召五岳之法,皆向正方叩齿三十六通,便读帝章也。精心斋戒,神无不降,若体履嚣秽,未洞玄冥,便闭眼精思,无不见神。自当究幽察冥,知吉凶之兆,九年与真同形,出空入无,游宴玉晨。 兆修行道备,有真人下降,云舆紫盖来迎兆身。兆当以帝章之印,印两跖及两手,以立成羽翮,运兆同升也。 若於五岳隐静之处,修行诵咏,有异物假托真形,降兆之房,当以帝章之印向之,则真伪立见。若是真人仙官,兆当稽首奉迎,随意陈请,克得要言。若是魔精,即复本形也。 兆当叩齿三十六通,读帝章一徧,魔即灭景绝形於兆前。如此之法,惟令心口相应,慎勿示人。示人泄真,其道不行。 兆暮卧独处,当以帝章置於心上,即有太霄真仙来卫,兆形景应梦想,与真共言,不出九年,得面对真人。 凡受帝章之印,不得妄泄见人。见三人道去,施用不行。 凡修此道,慎勿轻履殗秽,触忤真神,犯之九年,拷掠兆之身。 若有玄图帝简,绿字紫书,金骨玉髓,名书青宫,九天王自当遣四极真人,下授兆身琼文帝章也。 若有宿缘,遭遇明师,皆玄挺运会,应得此文,克成上仙。皆当赍金缯之信,诣师清斋,奉受修行。若无信盟,天不启灵,真不降格,万不成仙。师传轻泄,拷及七祖,长充鬼官,明慎玄科,慎勿妄宣。 凡传《太霄琅书琼文帝章》,当於高山空寂之间,施飞罗之巾於北面,香饼枣果之物置之,盛以别盘,以经置於飞罗之上。师北向叩齿三十六通,奉上请九灵元真玄始上官,金仙玉女,太乙灵神,监真直司,五帝众真,今有某岳先生某甲,紫络结胞,宿命挺仙,赍金缯之信,求受灵文,九天真讳琼文帝章,天科告慎,誓宝灵真,愿迂神光玄映下臣,有泄之日,归身河源,七祖谢罪,不敢又仙。毕,以经章手执,付弟子也。讫,以饼果埋於玄岳之中,不得他用。此九天王之秘奥,太真之妙诀。修学之士,而无此天科,徒劳於空山,无感於寂庭。勤向笃志,思念九玄,天王感悦,遣玉童玉女侍卫兆身,九年之内,克乘飞琼,上升九天。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管理员
2023年5月9日 17:39
291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