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经名: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高上三元布经,乃上清三天真书,上真玉检飞空之篇,上元检天大录、下元检地玉文、中元检仙真书。如是宝篇,高上皆刻金丹书,设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元宝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金台玉室九曲丹房。南极上元君主之,以上元朱宫玉女七百人,侍卫神真心太上又以灵虚玉童三百人,执巾散香。至清虚元年,元始天王於明霞之馆太霄云房下教,以授三天玉童,使部统三道,总检万仙。依太真之科,七千年听传已成真人,自非刻书玄图,记录於未生,不得妄披灵文。高上以五帝神兵辅於上真,检於漏慢,其禁尤严。太上大道君受之於玄古先生,以传玄都仙王,西王母受之於九天王,以传扶桑大帝君,大帝君以传后圣金阙帝君,金阙帝君以传上相青童君。今藏一通於东华宫,依科七千年当传以成真人。太上道君命五老仙都符四极五帝,辅卫灵文,检於漏泄。有妄说篇目,罚以风刀,轻传慢替,七祖充责,己身负考,长役鬼官。 三元篇曰:玉检之文,出於九玄空洞之先,结自然之气以成玉文,九天分判,三道演明,三元布气,检御三真。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地无此文,则九土沦渊,五岳崩溃,山河倒倾。学无此文,则仙官不降,地官不营,九天之上不书玄名,徒劳为学,道无由成。其法高妙,三元秘篇,有得其文,位加仙卿。 上元玉检检天大录,皆九天布炁玄图真文,九天官号部御天真。得备其文,则得遨游九天之上,寿同劫年。得见其篇,则九天书名,轮转生宫,化而更仙。恒能修行九年,得奉迎圣君於上清宫。 下元玉检检地玉文,皆九天布气玄文,检九地之灵。得其文,则能飞行太空,九阴不敢拘兆之魂,游行五岳,履涉河源,群灵稽首,万神奉迎。得见其篇,则化上九天,转轮更生,九变成仙。能修其道九年,则入水不陷,入火不然,三元下降,白日升天。 中元玉检检仙真书,皆九天隐文,命仙之章。得备其文,则仙官侍庭,降致神芝自然灵药。修行其道九年,天仙降真,地仙降灵,飞仙降轿,乘空飞行,上升玉清。得见其篇,九天书名,轮转生宫,化而更仙。 三元篇曰:学无玉检之文,九地灵官不来敬迎,山海司灵不卫身形,天仙、地仙、五岳飞仙不降云軿,九天之上不领玄名。不诵咏玉章,天不降真,万魔侵景,求飞反沈。身佩玉检,三元齐轮,出空入虚,变化无间,履水蹈火,翱翔九玄,身洞紫虚,神映金颜,七十二相,朗耀太空,主司三天,位总群仙。故非已成真人,不得轻传。 上元检天大录 上清玉景丹灵洞天上元三元玉检文,以授上清真人,佩游诸天,检御太空,摄领群真。得佩此文,位同灵仙,诸天敬护,五帝司迎,九年得见三元君,奉诣上清宫。 受此文,斋九日,青笔书九尺黄缯上,祭之於本命之岳,然后佩身。九年未升者,当又祭,投书於青烟之霄,则得上清玉景宫给以五色云车,奉迎受者身。 清虚元年岁在庚寅九月九日,上甲直辰元始天王,清斋上清宫,告盟无上无巅、无色无景、无形无名、无祖无宗、无极洞清九玄自然无数劫,道授三元玉检文於三天玉童,使付后学有玄名,应为上清真人者,定名於丹台金藏玉策,紫文琼札,奉迎圣君飞行上清宫,俯仰上清洞清自然官号,侍卫上真,检天招仙,制魔役灵,降致云车,奉迎某甲身,皆如太真九天盟文。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左灵飞仙玉虚侍郎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右灵飞仙玉虚侍郎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束方青帝元皇太真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南方赤帝元皇太真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西方白帝元皇太真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北方黑帝元皇太真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中央黄帝元皇太真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左虚领仙玉郎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右虚领仙玉郎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九玄上虚飞龙功曹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九玄上虚飞仙功曹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九玄上虚上元功曹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九玄上虚中元功曹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九玄上虚下元功曹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上清玉虚飞仙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上清玉虚飞仙#1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上清玉虚真仙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上清玉虚太仙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上清玉虚上元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上清玉虚中元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白然上清玉虚下元使者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玉清金晨玉童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玉清太华玉女九千人。 无上洞清混沌自然三元上真辅仙各九千人。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飞霄玉仙之炁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三素飞云之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五色流霞紫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青帝飞轮流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赤帝飞轮流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白帝飞轮流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黑帝飞轮流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黄帝飞轮流烟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青霞飞琼羽盖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赤霞飞琼羽盖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白霞飞琼羽盖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黑霞飞琼羽盖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黄霞飞琼羽盖各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东岳绿辕飞軿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南岳丹辕飞軿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西岳素辕飞軿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北岳玄辕飞耕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中岳黄辕飞軿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上元玉真气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中元玉真气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自然下元玉真气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上元自然玉仙气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中元自然玉仙气九万重。 高上洞清紫虚空洞下元自然玉仙气九万重。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检天辅仙飞玄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检天辅真飞腾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检天辅神飞行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检天神帝腾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检天辅灵腾虚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青帝飞轮策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赤帝飞轮策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白帝飞轮策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黑帝飞轮策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黄帝飞轮策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东岳飞仙腾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南岳飞仙腾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西岳飞仙腾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北岳飞仙腾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中岳飞仙腾空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飞琼羽盖策辔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飞辕绿軿策辔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检天制地龙腾吏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招真生芝玉仙吏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神丹生仙吏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金真流光耀电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阴精兴云降雨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阳明照耀檄气逐电骑各九亿万众。 九天玄元太空洞虚自然云门执节命光骑各九亿万众。 右上元检天大录文,以青笔书九尺黄缯上,佩身。书当诣本命之岳,祭天真,告九玄,盟五灵,然后佩焉。九年道未降,当缮书二通,如法登岳,更祭天毕,便烧之,余灰扬之青烟之霄,一通埋之本命之岳,令深九尺。所谓上告九天,下告五岳灵山,中告万神,永得生也。 下元检地玉文 右三元玄台玉检紫文,一名九天真书元始检地之录,一名三元虎书,一名飞天上真,以告六天万灵之精,制山川,检九地之灵。佩文役使玉女九千人,太平得迎圣君於上清宫。受者以黄笔书青缯上,同祭之於本命之岳,然后佩身。九年未升天,当又书一通烧之,令灰扬於青烟之霄;又书一通埋之本命之岳,令深三尺。佩以文以游八方,涉、五岳、履河源;制地灵,使万神,九年得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宫。不得冒秽入殗,触作天真,轻告宣露,七祖充责,身亡失仙。 中元检仙真书 检仙真书,一名太真阴阳灵录三元章,乃三天九灵上微隐文。天地有大劫之数,经八千劫,其文则一见三元玄台,直符三百人,玉女九十一人。佩者一形之神,皆受号自然玉仙也。无此文,则形神不变,垢魂彷徨;彷徨不定,则神与邪交;神与邪交,则有灰落之期。形神不变,则不得召仙官,命上真,及诵万遍玉章也。万遍玉章,皆九天太真万神尘隐名,诵之则九天骇听,万仙束带。身无检仙之文,而轻命仙官,摇动九天,仙不为降,天不为纳音,魂飞魄散,神惊气奔,宫宅振溃,赤子扰丧,天魔生祸,身则灰亡。学有此文,则不修自仙,太平期至,奉迎圣君於上清宫。自无玄图帝简,刻书丹文,不得妄告宝篇,轻泄七祖充责,长闭鬼官,己身亡命,不得又仙也。 郁绝上真三元检仙仙气九灵隐字文,西沙方台中之书也。南极上元所受,黄上真辅天元检仙魂。得佩此文,上充仙官到庭,百日入室思神,得见上元之君,授子真书,自然飞行上清宫也。无此文,不得行仙道召真,身被殃。 玄上生真检仙气三元大告紫文,则三元台中之隐书。佩之入室,思真九十日,秽气自消,则见三元大君,授之真书,九年得飞行空中。无此文,不 得行仙道召仙官,身被殃也。 高上太上生真书检仙气紫微玄宫飞天真文,天地大劫周,其文则见於五岳之室。得佩之者,入室思三元百日,精念无异想,则见真神降子形也,能役仙官,取自然之物也。慎履生死之洿。无此文,不得行仙道,轻召天真,没身不仙也。 主禁诸天真人诵九天上书,不得佩此文者,罚之九天刺奸也。得佩此文,九天丞相主召检天元制仙官,精思一年,得见九天真王,或见一人九头,乘九色之凤,降兆形也。见之勿恐,此九天真王主录上真也。但南向伏地,启乞求仙,自当得授九天之书也。 此文,不得轻诵三十九章大洞真经也。犯之九祖充考,身为九天刺奸所罚,不出百日必灭命也。 高上玄微玉检三元文,刻书灵都北房之中,天书玉字,字方一丈,直符七百人,玉女八十二人。佩其文,百日精思,三元降房,子自然知天中之音。无此文,不得妄行飞仙之道,身则被殃,七祖充责,失仙之品也。 紫微玄宫飞天检文,刻书晨登之台,照明九天之上太清上宫,元始天王授西王母,招召五岳山海灵仙之官。精心静念,百日见神,自知九天中隐名。佩者致仙官。无此文,不得诵消魔上经,身被大殃,慎之慎之。 玄上飞天中书检仙之文,刻三元之台,万始先生所出,以传高上人,召仙致真。受者祭五岳,百日精思,见一躯三头之神,降兆之房。无此文,不得八节日妄行求仙之事,身被殃也。佩之神真通达,给玉童十二人,传说所诵,上闻九天也。轻泄七祖充贵,勑五岳符魔灵考,对罪魂也。 右九天龙书三元空洞玉检飞玄文,刻题九天三关之门,主禁诸天真人。诵九天上书,不得备此文者,罚之九天刺奸也。得佩此文,九天丞相主召检天元,制仙官。精思一年,得见九天真王,或见一人九头,乘九色之凤,降兆形也。见之勿恐,此九天真王主录上真也。但南向伏地,启乞求仙,自当得授九天之书也。无此文,不得轻诵三十九章大洞真经,犯之九祖充考,身为九天刺奸所罚,不出百日必灭命也。 元始玄空飞天中书三元玉检文,元始天王刻书金墉之台,经万劫一传。得见此文,四极即书名於东华。佩之精思三百日,目不他视,心不异想,即见元始天王。见元始天王,便寿万年。 学无此文,不得入名山,游五岳,行飞仙之道。五岳不受,人天魔伐身,必被大殃也。 太真金书九天上空洞隐文,九天父母书之凤生台,直符八百人,九千年九天一开,九天开则九日俱明於东方,此文则自明於得道之人,南轩之上也。若有玄名帝录,四真亦降授於兆身。得有此文,九百日精思定神,克见九天父母也。得见九天父母,无复死没之期。无此文,轻行万遍之道,招召仙真,身必被殃,七祖充役,不复又仙。 维年月日,某岳真人某甲,从先生某甲告盟受文,今登玄坛,告天启授,某岳先生某甲,关五帝五岳三官九府上真四司,奉文之禁,如太真科不泄之盟。佩游诸天诸地诸水名山,无亿数自然天官,莫不敬迎,灭魔降仙,飞行太空,奉迎圣君於上清宫。九天当投文九天某甲,轻慢天文,妄泄告人,某甲七祖长责鬼官,身受风刀之考,死负九原之役,不敢蒙仙。 书文皆以黄缯为地,青笔书之,以朱笔规四面,以宝密天真也。受者对斋七十日,或二十七日,或七日。弟子赉上金五两,凤文之罗九十尺,绿文之缯三十二尺,诣师共登本命之岳,受三元之文,当北向安座,以香蔬饼果设之盛盘,清油九升设以九灯,罗列一座,以绯罗五尺设文,别安按上,置中央,又以一按请信物,置东面。弟子西向伏,师向北叩齿三十六通,祝曰: 今日上告,天真散灵,八景徘徊,九帝临庭,三元解带,上关三清,是日弥昌,万愿利贞,谨登玄岳,告盟五灵,馌果招真,以表至情,四司五帝,玄监我形,天真来降,我道洞明,携契同盟,飞登上清。 毕,仰咽三十六气,心拜五方,还北向,长跪上告: 九天太空太虚玄灵高上元始道君、上清玉皇众圣大仙灵官监真真仙四司帝君,臣昔从先师中岳先生张君,奉三元玉检秘固灵篇,不敢轻宣,九五促度,灵运推迁,圣君临正,上选皇臣,以补上真。今有某岳先生某甲,夷心静默,仙学寻真,积涉未降,今心期高上,启誓告灵,禀受宝篇,仰希神仙即日启度,如太真之盟,天仙下降,监映某甲身,修行上彻,俾得道真,飞行玄虚,升入三清。轻泄告人,宣露天文,某甲以生死父母、七祖种根,长闭地狱,万劫不原,身没鬼官,不敢又仙。毕,师读文竟,起长立,左手执文,弟子长跪,右手受文,二人同以余手指天西北角,弟子仰祝曰: 上告九虚,下誓五灵,禀受天文,敢违盟言,轻泄放露,疑贰天真,生死父母,九祖种根,及身长没,同负河源,三途五苦,万劫敢怨。毕,便去。 三元玉检八会之道,太空之隐文,九天之秘奥,上清之奇篇,灭天魔於存祝,招玉仙於自然。学得其法,举动合真,身生水火,变化万端,存思上彻,三元降形。学无玉文,如树无根,徒劳精诚,疲顿身神,天真不降,体不结仙。轻诵宝经,骇动九天,刺奸所考,殃灭兆身。故上天有俯仰之仪,经有品次之格,更相制御,上下相倾,气气备足,乃应自然。三元为总他之主,五帝为纠罚之官,禁於轻学,不全天文,纠於漏泄,罚於风刀,生死之对。慎而修行、如高上之道,易为神仙,而患为学越略天文,触罪犯禁,便收考殃。皆由见浅学狭,不极道原,空体招真,真何由降焉。道既不降,天魔乘空。故学宜广访,寻诸名山,履万试而不退,经九难而殊勤,然后始可得闯於天文、克当为四极真人玄授於宝文,备炁成仙也。但遇一卷而坐听,希天真於一言,将譬渊下之鳞,望飞九霄之端,如此之学,岂不劳乎。 南极上元宝秘玉检之文,自无金骨玉髓,玄名帝图,不得见其篇第。纵复漏泄,为凡猥所得,不过百日,必为天灾所罚,经自灭也。若运遇灵师,登盟启授,而不依年限,妄以示人,考及九祖种根,身负风刀之罚。若百年之中,有上学真人佩修至经,未见是文,听传二人。当先登灵岳,告盟九天,然后听得示以玉文。不得无所告誓,而轻泄至真,伐以五帝神兵,摄九祖於地狱,灭已身於三官,责三徒於负石,加五苦於刀山。若不顾於祸福,亦无烦於求仙也。 青童君曰:凡九天上书,太真科文,禁罚皆同一等,至於三元偏宝玉检之文。然玉检文九天官号,检制仙气,万根所宗,何得不秘乎。后学诸君,皆有志尚希慕上仙,而能录宝其文,使清真遗苦诚之言,又不遵承,将非自其命乎。 佩玉检文,入室思三元君,始思之时,未即得见三元君者,或有异光及他形之神,仿髴眼前,此无怪也,皆是天真试子故也。 若闭眼见有青紫二色之光,微微来降,此则常肠青真玉虚之气,太素元君虚映之官号也。兆当引气八十一咽,祝曰: 天真降,道气明,谒三元,朝玉清,登玄台,观神形,受秘号,羽服生,万仙来迎,飞行帝庭。 毕,如此三百日,克得见太素元君真形也。 若见赤玄二光勃勃来降,此‘则少阳上真清虚之气,紫素元君虚映之官号也。兆当引气六十四咽,祝曰: 飞天降,回玉真,入紫清,朝上仙,侍三元,招万神,睹其形,受宝言,我道备,升九天。 毕,如此三百日,则见紫素元君真形也。 若见黄白二色之光郁郁来降,此则中黄玄真太虚之气,黄素元君虚映之官号也。兆当引气三十六咽,祝曰: 中天徘徊,三气相随,玄母混合,散灵紫微,黄白分判,我道来归,丹琼绿舆,运我升飞,上诣朱房,三元同晖。 毕,行此三百日,克见黄素元君真形也。 若见乱色之光,光无定色,勃勃来降,此则玄阴洞虚之气,白素元君虚映之官号也。兆当引气二十四咽,祝曰: 三气变化,五色流黄,素晖散真,混合中元,来降我室,我道明分,仰眄 神容,如兰如云,使我道备,上升玉门,朝谒真形,三元之君。 毕,行此三百日,克见白素元君真形也。 若见九色之凤,或一凤九头,此则九天玄母虚映之官,来降兆身,兆道欲成也。慎勿言,叩齿九通,咽气九过,祝曰: 天降地载,二气交真,三五混合,共成我身,六气同庆,万愿开陈,上享无极,至道来臻,得乘龙凤,驾御紫烟,飞行上清,玉虚同邻。 毕,心拜九过止。如此九百日中,精思不倦,克见玄母真形,得观真人,寿无极年。 若见光色明如日月之象,此则九天元父虚映之官,下降兆身,道欲成也。慎勿言,叩齿十二通,咽气十二过,祝曰: 玄气散真,变化无方,天交地合,虚映太空,迥灵下降,与元混同,八景携契,九帝结朋,得观上真,朝礼朱房,长保天地,亿劫不穷。 毕,心拜九过止。行之九百日,精思不替,克见元父於兆房也。 若见一人九头,或着九色斑衣,此则九天真王主录上真虚映之官也,下降兆身,道欲成也。慎勿言,叩齿九通咽气三过止。祝曰: 九天上灵,元皇之精,三合九变,炼化胎婴,回真混沌,虚降我形,掇我死根,延我长生,得同天地,永享亿龄。 毕,心拜九过止。行之七百日内,克见九天真王对面共言,能飞行九天之上也。 若见龙头凤身之人,或一乌九头,此则元始天王左治虚映上真之官,下降兆身,道欲成也。慎勿言,叩齿九通,咽气三十二过,密祝曰: 三道顺行,元始徘徊,玄真映朗,九灵散开,流眄无穷,降我光辉,上披朱景,解滞豁怀,得御飞霞,腾身紫微。 毕,心拜三过止。行之三百日,克见元始真形,授兆九天上书,飞行玉清也。 若见一躯三头之神,或一人执五色之旛者,此则五岳仙伯校真主录之官,来察子所修也。见之但正心存思,勿失正也。叩齿三通,密祝曰: 玄玄黑黑,五帝之神,正气来降,为我致仙,我仙由真,非真莫前,我修玉文,检御诸天,上告元始,普下名山,咸令万灵,来卫我轩,使我飞行,上升帝晨。 毕,引气五咽止。行此百日,仙伯降形,克诣兆房,八节之日登山,则五岳奏兆名於东华之宫,九年自然成仙也。 若见老公,头建黄巾,衣黄衣,腰或带绶,手或持刀,或持九节杖者,此则天中大魔,或是灵山之王,来试子也。勿恐,正心北向,叩左齿三十六通,密祝曰: 天灸天灸,天庭之庐,北酆不拘, 戏我天书,三道放浪,六凶乘虚,已告北帝,收摄鬼谋,焕落流铃,玉检天符,神真所讨,剪灭无余,急如我命,无稽无留。 止,便以两手捻两耳后门,三十六咽止也。如此入山及修行,天魔山灵皆灭於口祝森下,不复干试也。正真仙官自当来降,不移年而成仙也。 若见老姥,头建白巾,衣黄帔紫裙者,此北酆之阴官,大魔之都校也。 若见女儿,年二十以来,头作三角髻,衣五色之衣,手持金戟,此则北酆都帝之女也,并试兆之真也。当叩齿三十二通,密祝曰: 飞皇阴环,受生六天,化气承灵,数法百年,三代相推,清爽皆迁,汝独何为,沈伏世间,昨被帝命,检校稽延,速去无留,可得暂申,别告北酆,摄送魔身。 止,便以两手急捻两耳后门,引气三十六咽止也。如此行道求仙,万魔灭试,天精摧消,道自成也。不出百日,天真克降,与神交言也。如此皆多闭眼存思而见之,亦或百日对见如前,亦或卧寝梦睡而见之,非志士,亦不感真而见也。既有仿髴大法,不出九年,无不见正真之神也。既见正真,便白日升天也。 夫学徒闭眼叩齿,存思神气,而不知光象形色,及真伪之形,徒劳辛苦,终不感真也。见真不知招神,见伪不知灭魔,真何由降,魔何由亡。如王母有西龟之录,旧处万神之形,万真之光,学不见此,何缘得成也。 夫为存思招神,无洞观之法,上真皆不可即得而降,精诚感彻者,皆有虚映之官,而开其津路也,此克成真之由也。若体有秽累,或学气末备者,天魔山精,莫不先试败之也。有此之试,而不知有灭祝之法,仙无由成也。此有灭祝,行之百日中,魔无不消,真无不降。此微妙之道,非可文论,轻泄此言,考罚生死父母、七祖种根。惟秘惟慎,道克成身。 三元玉检投书祭文 受法九年,天真未降,当依旧文,书黄缯二通,如佩着之法,祭本命之岳。以香蔬饼果设以一盘,清油九升设以九灯,施北向一座,以绯罗之巾,设文於中央,书三简,布香果之下。受者北向叩齿三十六通,微祝曰: 上天皇灵,混沌无形,三十九帝,五老上清,日吉启晨,高仙散精,八景徘徊,三元迅琼,流真下降,瞻眄虚庭,兆臣某甲,敢告太灵,昔蒙帝命,授臣宝经,玉检隐文,三元内名,思幽念神,未睹真形,谨登高岳,列奏丹青,投书幽山,焚香八冥,四司五帝,鉴我至情,奏我简文,上闻高清,得降神真,飞入帝庭。 毕,以一通一简,於坛所焚烧令尽。以和香九种,合上油,灌火上。余灰,因风散之青霄。临扬之时,又叩齿九通,祝曰: 神反九天,文入九泉,上闻九府,下告河源,我佩三元,玉检隐文,灵真来降,明白不分,重誓高虚,烧香上闻,五灵临映,八帝命仙,降我飞軿,迅我紫烟,运升太虚,上造帝晨。 毕,又以一通文,埋着向所烧火下,令深九尺。以盛器设香果填上,筑上令平。又叩齿九通,祝曰: 上告九天,下告九灵,三官九府,十二仙庭,谨埋玉文,投书太冥,使我升飞,还返我形,惟须龙驾,同会紫庭。 毕,以一简埋山之阳,一简埋山之阴,皆深九尺。临埋时,阳简向南,阴简向北,叩齿二十四通,微祝曰: 三清玄虚,九灵幽微,大运交周,五度相推,上帝有命,天通地开,授臣玉文,总领万机,摄空召虚,群真咸归,真仙未降,三元徘徊,日往时来,道应稽迟,投书玄岳,宣命四非,使我早升,天真降辉,得乘八景,上登紫微。 毕,便埋。二处共此一祝也。 些二元投书上法。此为始学未降上真者施,依年行之一过,天真无不立降於寝房也。若觉便有仿髴与神相睹,此不移年而升也,无须复投书祭於天灵。为学不见此法,道无由成,神无由降。此学之本。法之妙,惟秘而道感,惟慎而真降,轻露至法,天考立彰。 紫虚玉清玄无高皇紫素上元太真,某岳先生某甲,字某甲,年如干岁,某月生,上受上元检天文,乞降天真,飞行上清,侍对上元,早获神仙。 某年某月某日时奏。 右紫笔书银简上,令长一尺二寸,合文焚之。 紫虚玉清玄元高皇黄素中元太真,某岳先生某甲,字某甲,年如干岁,某月生,上受中元检仙文,乞降天真,飞行上清,侍对中元,早获神仙。 某年某月某日时奏。 右黄笔书银简上,令长一尺二寸,埋山之阳,深三尺。 紫虚玉清玄元高皇白素下元太真,某岳先生某甲,字某甲,年如干岁,某月生,上受下元检地文,乞降天真,飞行上清,侍对下元,早获神仙。 某年某月某日时奏。 右白笔书银简上,令长一尺二寸,埋山之阴,深三尺。 三元玉简,天真至讳,施之为学仙之本,行之百日,立见神形,愿无不感,思无不降,志无不成。有得此法,白日升天。 书简无银,则玉,无玉,银木亦可用。但令直裹白净,无留秽,乃可用之。 昔宁玄甫受之於皇上真人,未得升天九年,依文埋之白空之山,入土九尺。后学李仲君,行经白空之室,清斋念道,百日之中,忽见白空之岩有玉文银简,见於室内。仲君登投金青之信,誓虚告灵,跪而奉之三年,遂致三元下降,延寿七百年。仍更诣劳谷子,受真文而升天。今封一通於白空之山。元君於太空金陵之野,授青虚真人王君,使教后学骨相合仙之人。有得其法,不学自仙也。 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 太素三元君,处於高上上清之宫,广灵之堂,晨灯映乎玉真,明光焕乎丹房,三华吐曜於自然,神晖洞朗於九玄,庆灵翳乎玉台,飞烟郁於紫轩,明玄图於上馆,理五符於胎尊,布三元於太素,主生籍於玉门,萧条高轩,独玩妙渊,出游霄观,则日月倾曜,列烛拔根,八风回波,飙荡幽源,琼晖映朗,高霄舞晨,绛霞郁敷,黄云七缠,五老启涂,太帝扶轮,西皇秉节,东华扬旛,九天为之巅徊,太元为之起烟,幽气隐蔼,八景拂尘,顾眄罗於无上,俯仰周乎百圆,可谓至真之高邈,妙化之难量也。 太素三元君,乃一真之女子,则三素元君之母也。太素元君,虚结空胎,凭华而生,诞於高上上清宝素九玄玉皇天中。厥讳正荟条,字云淳婴,头建宝琅扶晨羽冠,服紫炁浮云锦帔,着九色龙锦羽裙,腰带流金火铃虎符龙书,坐於太空之中,膝下常有丹绿青三素之云,云炁冠覆元君之身。夫欲行飞仙之道,佩三元玉检之文,当以夜半时,於密室之中,北向瞑目,叩齿三通,存思太素三元君服色讳字,乘丹绿青三素飙轮,从玉皇天中来下,入降室内,便心拜於元君,微祝曰: 三气元精,九天上灵,晨晖朗曜,玉华洞明,三素飞飙,丹辕绿軿,八风 扬轮,流映霄庭,招真致仙,下降我形,上愿利亨,触向皆成,金颜华容,内府鲜明,八景扶舆,骨飞肉轻,上升丹台,朝谒玉清。 毕,咽气二十四通止。开目,便讽玉清上宫琼瑶萧条之唱,以和於形魂之气,欣於太素之高真。唱曰: 太元连玉清,三曜洞高明。八景回晨风,散云蔼飞灵。圆轮掷空洞,金映冠天精。玉华结五老,紫烟运霄轮。乘气荡玄房,委顺拔所经。金姿曜九霞,玉质耀寒庭。幽童回孩眄,老艾还反婴。帝一固泥丸,九真保黄宁。视眄万劫外,齐此九天倾。 毕,心拜,咽液三过,都止也。 太素元君长女,曰紫素元君,即无英君之母也。紫素元君,托琼胎於紫胞,含虚秀於玉户,结灵胤而体真,凝神挺於自然。厥讳翳郁炁刃,字安来上,头建太真晨婴之冠,三角髻,余发散之随腰,上着紫锦祫猓下着飞霜罗裙,又带灵飞之绶,坐於太空之上,常有紫炁之云,冠覆於元君之形。夫行飞仙之道二,佩三元玉检之文,当以夜半时,於密室之中,北向瞑目,叩齿三通,存思紫素元君服色讳字,乘紫云三素飞轮,从上清来下,入兆洞房宫左。便心拜於紫素元君,微祝曰: 三元高灵,紫素云輧,策空蹑虚,徘徊霄庭,流真下眄,骋盖华精,三关安镇,洞房朗明,骨化肉升,内外飞轻,东华刻简,皇老记名,三真降布,我道长生,上享元吉,靡有不成,得乘飞景,上升玉清。 毕,咽气二十四过,开目,更讽玉清上宫琼瑶萧条之唱。其辞曰: 玄空洞元素,三丹理明机。飞霄蔚紫清,焕落九天扉。自我御灵运,倏钦三阙开。手把天地户,足践五岭梯。顾看群方内,时有应我怀。悟见本非运,遂使高真回。同倾天地劫,相与腾虚飞。 毕,心拜,咽液三过,都止。 黄素元君,即太素之中女,中央黄老君之母也。黄素元君,阙讳圆华黄刃,字太张上,头建太真晨婴之冠,三角髻,余发散之随腰,上着黄锦祫猓下着五色飞青锦裙,佩凤文琳华之绶,腰带流黄挥精之剑,坐於玄虚之上,常有黄云之气,冠覆於元君之身也。夫行飞仙之道,佩三元玉检之文,当以夜半时,於密室之中,北向瞑目,叩齿三通,存思黄素元君服色讳字,乘三素飞轮,从上清来下,入兆洞房宫中。便心拜於黄素元君,微祝曰: 三气上真,高灵元神,流景霄房,出入华晨,回真下降,洞明我神,通玄彻微,招灵致仙,检御四运,回劫停年,反老华颜,金容内仙,奉侍三元,上登紫轩。 毕,咽气二十四过,开目,便讽玉清上宫琼瑶萧条之唱。其辞曰: 飞霄蔼玄峙,云纲网天罗。清汉通灵韵,妙唱应节和。自我厌息用,奚趣孰云多。始悟三玄启,九度忽以蹉。顾眄大象内,不觉当如何。既无餐童术,烟气降玉霞。自非乘春用,何能保阳柯。 毕,心拜,咽液三过,都止。 白素元君,即太素元君之少女,白元君之母也。白素元君,厥讳启明萧刃,字金门上,头建太真晨婴之冠,三角髻,余发散之随腰,上着白锦光明袷猓下着飞霜绿锦飞裙,佩六山火玉之佩,凤文琳华之绶,腰带日延耀辉之剑,坐於玄虚之上,常有白云之气,冠覆於元君之身也。夫行飞仙之道,佩三元玉检之文,当以夜半时,於密室之中,北向瞑目,叩齿三通,存思白素元君服色讳字,乘白素飞轮,从上清来下,入兆洞房宫右。便心拜於白素元君,微祝曰: 素灵洞虚,玄象启真,三合生一,上化自然,天华流眄,降神陶津,回灵曲映,洞曜我身,通明三关,炁布丹田,变化雌雄,合帝神尊,魂安魄宁,长保玉仙,腾景金台,朝礼三元,极灵天地,欢庆欣欣。 毕,咽气二十四过止,开目,更讽玉清上宫琼瑶萧条之唱。其辞曰: 飙轮舞空洞,咏歌庆云际。萧条朗高韵,散风和玉籁。百奏生绝宇,飞烟骋六辔。豁落遗万累,清衿无豪滞。逸朗遨九野,极灵八圆外。逍遥天地间,岂悟年与迈。 毕,心拜,咽液三过止。 玉清上宫琼瑶萧条之唱,乃有九十章。三元君主之,元君恒咏其曲,以和於形魂之炁,庆於九府之真。行三元之道,当讽诵其唱,求感於至灵,招於玄降之津路也。修行此道,不过三年,存思三元,将有仿髴,必降兆形也。得见三元,便寿万年。 高上以三元为洞根,太丹以三元为至精。三元含真秀景,凭虚而生,处於高上上清宝素九玄玉皇天中,凝神太漠,恬真灵关,上总万司,普领群仙,检掌宝章,典於洞文;中统图录,得道之名,生死简札,咸隶之焉;下制五岳,山海河源,上治无上,下治洞房。 夫为学者,当咏妙唱於寂室,散玉音乎九空,则七祖受惠於高上,幽魂更生於胎仙,变元父於灵都,欢玄母於玉房,积感发乎精情,密思彻乎太空,披神颜於妙想,招灵降於自然。三年克得朝礼於太素,睹真形於三元也。 太素三元君、三素元君隐名讳字,皆空虚自然之号,结紫虚之韵而生音焉。有知白素元君之名,三年存思,克见白素元君真形;见白素元君真形,则寿三千年。有知黄素元君之名,三年存思,克见黄素元君真形;见黄素元君真形,则寿万年。有知紫素元君之名,三年存思,则见紫素元君真形;得见紫素元君,财寿三万年。有知太素三元君,寿与天地同久,存思则见太素三元君真形;见太素三一元君,寿与天地相倾。宝名至讳,高上所秘,有知之者,玄记书名,三元以上宫玉女十二人,侍卫其身。轻告宣泄,七祖充责,己身亡命,三徒五苦,万劫不原。 三元隐朝内仙上法 凡受三元玉检,修行三元之道,当於密室朝太素三元君。常以正月十日、二月九日、三月八日、四月七日、五月六日、六月五日、七月四日、八月三日、九月二日、十月十一日、十一月十二日、十二月十三日,夜半於寝静之室,烧香,北向心拜三过讫,坐卧任意,稽首心祝曰: 谨启太上大道、高虚玉晨、太素紫宫三元帝君、中央黄老、无英、白元、玉皇大帝、五老高真、太极皇精玄皇玉君,某甲是大洞三景弟子,谨以吉日之夜,天关九开之间,上闻太上太素三元、三素元君、玉皇真君前,乞得长生世上,寿元亿年,时乘黄晨绿盖龙辕,上诣紫庭,役使万神,侍卫四明太素帝君。毕,心拜三过,仰咽九过止。常当行之,勿令人知也。此太极真人隐朝三元,夜礼愿之道也。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竟 #1飞仙:疑当作『天仙』。
管理员
2023年5月9日 17:25
294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