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经名:上清三真旨要玉诀。撰人不详,约出朴南北期。系慕集早期上清派修行经诀而成。刘师培以为此书即陶弘景《登真隐诀》之缺卷。原书卷数不详,现存两种文本。一、敦煌P2576V号抄本;二、《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两本均有残缺。今合并为一#1。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前缺文) 色元缝章衣,左手捧日精,右手执月光,填我上府泥丸宫中,三呼上宝真人,太虚资五炁流精,陶观我身,使五味口五咽,上仰咒曰: 高上真皇,五帝太虚,保我泥丸,玄映五形,三光朗耀,日月洞明,飞云流霞,陶注玉精,练容保魄,神魂自生,千变万化,升於紫庭。毕,引炁五过止。 五方命咒毕,摩两掌,拭两目,如此五年,面发金容,五内华生,玉藏保炁,神仙道成,三宫咸畅,真灵见形,乘空驾虚,白日升天。惟在密修,慎勿轻传。 夫修上法诵万遍之道,希真致灵,以求神仙者,当以八节之日,授刺灵山本命之岳,列奏玉清,三年勿失,则名书青宫,札系玉皇,玉华侍卫,金晨奉迎。此玉精真决,帝君宝篇,有得此决,计日升仙,妄泄神文,考及九玄,身没形残,长闭河源,惟在密修,道不虚言。 夏节之日,於本命岳,正中南向,叩齿卅二通,仰微咒曰:玄精阳明,元始帝灵,四景八炁,纬度天经,白元落死,元英注生,奏简灵岳,录闻玉清,高上帝尊,记甲真名,伏须告御,身谒紫庭,三官九府,靡不慎听。毕,咽炁九过止,还北向长跪,读简咒如后讫,埋简於绝岩之峰。 立秋之日正中,向西南叩齿卅二通,仰微咒曰:流炎四射,飞景启明,八炁交焕,齐落天经,九始告晨,上应帝灵,奏简灵岳,东华记名,长保玄室,晏景紫庭,三官九府,列我长生,与天同休,永保黄宁。毕,咽炁九过止,还北向长跪,读简咒同后法讫,埋简。 秋分之日正中,西向叩齿卅二通,仰微咒曰:少阴造运,八道开张,三象顺回,纬度天梁,元始勒正,齐契四乡,奏简玄岳,上闻玉京,上帝高尊,记名无英,三官落死,九府顺昌,自尔之后,三界司迎,乘虚驾烟,飞行太空。毕,咽炁九过止,还北向长跪,读简咒如后法讫,埋简。 立冬之日正中,西北向叩齿卅二通,仰咒曰:玄阴御晨,四运回天,八炁交度,三五周还,上帝告命,日吉启辰,奏名清宫,上补帝臣,承天顺命,拜谒玉晨,北酆落死,南宫度名。毕,咽炁九过止,还北向长跪,读简咒如后法讫,埋简。 冬至之日正中,北向叩齿卅二通,仰咒曰:阴精激炁,羽晨乘冥,二景交落,运度天经,九帝齐运,换采真名,奏札上闻,记契玉庭,五岳三司,威定我生,与日同光,与天同宁。毕,咽炁九过止,长跪读简咒如法讫,埋简。 立春之日正中,东北向叩齿三十二通,仰咒曰:阳精告始,玄炁射晨,二运交焕,三五反真,上帝有命,告我灵篇,投简神岳,永保飞仙,三官九府,度我河源,名参帝籍,长为玉宾。咒毕,咽炁九过止,还北向长跪,读简咒同后法讫,埋简。 春分之日正中,东向叩齿三十二通,仰咒曰:天精炁布,浩素流清,乘坝晨,回历五星,黄录映魂,东华保生,长享无极,亿劫肇龄,奏简玉阙,北帝落名,游历玄高,浮景紫清。毕,咽炁九过,还北向长跪,读简咒如法讫,埋简。 立夏之日正中,东南叩齿三十二通,仰睨曰:八炁维络,整位舞天,五迥七转,变化忽然,三练九试,改容易年,济景光缠,永保上仙。毕,咽炁九过止,还北长跪,读简咒如法讫,埋简。 高上紫虚玉皇大洞三景弟子,东岳玄静先生何玄明,年五十六岁,字子方国,以正月生,被三诚,应为臣谨开五岳灵山真神,三官九府十二河源讫,臣玄名上奏玉清。 右朱书银刺上,北向读刺毕,刺玄岩之下,勿令人得之。北向再拜,长跪读简毕,又叩齿九通,微咒曰:元始帝皇,高上玉真,金仙父母,玉华紫晨,万气总司,鉴真领仙,上校青宫,符灵神仙,名定录札,列奏帝前,谨开九府,三官河源,度名青篇,永保长存。毕,埋简。 此帝君素语妙决,传有骨分应仙之人。每至节辄如上法,令三年得廿四过投刺灵岳,则真皇注名,帝给玉童玉女各十二人。轻泄宝决,罪灭子身,明慎玄科,秘而奉修。 玉精决言:子能隐学清齐山岳,当以壬癸之日,刻青石黑书九天玉文,埋所住东方,临埋时东向叩齿九通,咒曰:青辱青辱,太山灵岳,九炁郁精,长灵幽黑,三田蓝波,四脚六目,上真宫宅,四域普告,千灵万精,靡不慎伏,玉帝有命,干者刑戮。毕,埋石深九尺。此帝君玉文填神上法,文如左: 此天帝君受九天丈人九天玉文,以黑书青石以埋所住岳东方,制万魔,致神仙真人来见,玉女卫形,慎勿传。 玉精决言:当以甲乙之日,刻赤石以青书九天玉文,埋所住岳南方,临埋时〔南〕#2向叩齿九通,咒曰:赤丹阳精,南霍万灵,郁箫育飙,垂幽入冥。帝官有位,浮命黄宁,自天以下,敢不慎听,有干者戮,有犯者刑。毕,埋石深九尺。此玉帝君玉文填神上法,〔文〕#3如左: 此帝君受九天丈人九天玉文,以青书赤石,以填所住岳南方,制万魔,致神仙真人来见,玉女卫形。得玉精真次,白日升天,秘慎勿传。 玉精决言:当以戊己之日,刻白石以黄书九天玉文,埋所住岳西方,临埋时西向叩齿九通,咒曰:白浩结罗,素云玄阿,西岳万精,乘炁逸波,元始告命,制御三华,四域八炁,悉为我家,有干者斩,有犯者嗟。毕,埋石深九尺。此帝君玉文填神上法,文如左: 此帝君受九天丈人九天玉文,以黄书白石,填所住岳西方,制万魔,致仙真人来见,玉女卫身,玉文自明,白日升天,秘勿传。 玉精央言:当以庚辛之日,刻黑石以白书九天玉文,埋所住岳北方,临埋时北向叩齿九通,咒曰:北方恒山,辰星之精,玄茫黑点,协炁放灵,上帝有命,玉文填生,三道扬威,所制不轻,宜各慎令,复尔真形。毕,埋石深九尺。此帝君玉文填神上法,文如左: 此帝君受九天丈人九,天玉文,以白书黑石,填所住岳北方,以制万魔,致神仙真人来见,玉女卫形,真决自明,白日升天,秘勿传。 玉精央言:当以丙丁之日,刻黄石以赤书九天玉文,埋所住岳中央,临埋时向王叩齿九通,咒曰:黄炁玄嵩,捴御五方,上垂元令,制妖伏王,于华伯扶,与魔同凶,天一帝灵,受命九阳,元始玉文,填神中宫。毕,埋石深九尺。此帝君玉文填神上法,文如左: 此帝君受九天丈人九天玉文,以朱书黄石,填所住岳中央,制万魔,致神仙真人来见,玉女卫身,真次自明,白日升天,秘慎勿传。 右玉精填岳上法,帝君受於九天丈人,口口之决。依上真玄科,七百年听传其骨应之人,自无玉名,不得妄宣、轻泄神文,考延七祖,殃灭子身,受者慎焉。秘文奉行。 传真决素语之要,依明科,皆资金鱼、玉龙、青文四十尺,金钮九双,本命之缯百尺,以誓九天之信。告盟穆清斋幽室,然后传。违信,师及弟子同罪,鬼官传受之身,各详慎而行。 西王母宝神起居玉经 紫微夫人抄出 夜卧觉常更,又急闭两目,叩齿九通,咽唾三过毕,反舌向喉中,乃摇动头项七过,以手案鼻之边,左右上下数十过,微咒之曰: 九天上帝,三元保婴,太上运华,玉室发精,七门召神,九房受明,耳聪目彻,通真达灵,天中之岳,和气调平,骄女云仪,明童英明,玄聪朗朗,百轩零零,保和上元,徘徊金庭,五藏曜华,耳目常生,神台讲峙,柱梁不倾,七魄藻练,三魂黄宁,太一携手,与我共并,五老混合,无英辅营,万凶消灭,万愿必成,日月守门,心徊景星,仙望所告,万神敬听。 卧觉辄案咒如此,勿忘之也。真道虽成,故常行焉。此《太上西王母宝神起居玉经》上法也。令人耳目聪明强识也。朗鼻中调平,不生洟秽,四乡八彻,面有童颜,制魂录魄,却辟万魔,此是真人起居之妙道也。所以名之为起居者,起居当行之故也。毕,又以两手拭面目,令小热以为常,每欲数之也。 阿母云:人之将老,面皮先从两目下始。又人之体裹炁少者,先从两鼻间始也。谓此二处皮裹之户牖,炁力之关津,故起居常行此法,以辟皮而炁力常保康和也。 西王母宝生无死玉经 紫微夫人抄出 无死玉经曰:手披华庭侧,迁延〔和〕#4天真,上入神间房,玉谷填天山,〔内〕#5源玄灵见,万魔自拭身,长生永无死,玉籍反帝君,由兆和天真,按#6此幽山源。 天真在两眉之间,眉内两角也,天真在一分下耳,是引灵之上房矣。 内原在鼻下人中之上本侧,在鼻下小入孔谷中也,是玄灵灭魔之门户矣。 华庭在两眉之下,对眉之中央,是彻〔视〕#7之津梁也。 旦将起,暮将卧,便急闭目,以舌反向喉中,咽唾三过,急以手案此三处各三九过,当阴案之,勿举手也。以为常,令人长生无死,降灵彻视,塞灭万鬼之道。手案既毕,而微咒曰: 太上虚皇,开散玉庭,金房煌朗,翠台郁青,我摄三道,灭鬼生灵,我既无死,亦能无生,常生〔自在〕#8,回老反婴,魂魄柔练,五神安宁,回飙灵输,北谒玉清,上升太无,与日合并,遂为真人,帝君合冥,三无所告,万神敬听。 有楚庄公时市长宋原甫者,有善心,恒自扫除一市中,久乃〔有〕#9一乞食人,入市经月,旦乞歌辞曰:天挺生金华,内源彰阴耶,玉谷参玄乡,琼无互扶罗,天真立日上,飞〔药〕#10吐灵妙,清晨案天马,徊驾神玄家,仙人来入室,又以拭百魔。临去,又题市门如此。楚一市人无解者,而原甫意中忽悟,疑是仙人,但不解其歌旨耳。遂乃叩头谘请,久久不已,乞人告之曰:吾实真人者也,此言是昆仑王母宝生无死之道,知者使人不死。遂授原甫要法施密央,积廿年,原甫白日升天,今在玄州,位为仙卿。楚市乞人,是南岳真人赤松子矣,分形布影,假适尘浊,游#11眺嚣秽,招延冥会也。 清灵真人裴君说神宝经 求要道,先令目清耳聪,为事主也。且耳目是寻真之梯级,综灵之门户,得失系之而立,存亡须之而办也。今钞经相示,可施用也。 消魔上篇曰:耳欲得数案抑其左右,示令无数,所谓营#12治城郭,名书皇籍。鼻亦欲数得案其左右,唯令数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录。 此二条出方丈台昭灵李夫人口次,九月十二日夜喻。 道日,恒以手案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目下权上,以手提耳,行三十过,摩唯令数无时节也。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乃上行入发际中,口傍咽唾多少无数也。如此常行,目日清明,一年可夜书。亦可於人中密为之,勿语其状。 眉后小空中,为上无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晖,和莹精光,长珠彻童,保练目辰,是真人坐起之上道也。一名曰真人常居内经。真人喭曰:子欲夜书,常修常居矣。真人所以能旁观四达,使八遐照朗者,寔常居之数明也。 目下权上,是决明保室归婴至道,以手提耳行者,深明映之术也。於是理门血散,皮兆不生,目华玄照,和精神盈矣。夫人之将老,鲜不先始於耳目也。又老形兆,亦发始於目际之左右也#13。 夫修真之诀,每以旦夕凝神定息,良久以手乘额上,内存赤子,日月双明,上元欢喜,三九始眉,数毕乃止。此谓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之,顺发就结,唯令多也,於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都毕,以手按目四眦二九,觉令〔见〕#14光分明,是检眼神之道,久久为之,得见百灵。 《赤字经》#15曰:常能以手掩口鼻,临目彻视久许时,手中生液,追以手摩面目,常行之,使人体香。 《太上天关玉经》曰:常以手按目近鼻之两眦,闭气为之,气通辄止,吐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观也。 右二条南狱魏夫人所出。 《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曰:坐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太素丹景经》曰: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川通气,常盈不没。 《丹景经》曰:先当摩切两手令热,然后以拭面目,毕乃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两臂〔亦〕#16更互以手摩之,使发不白,脉不浮大#17。 《大洞真经精景按摩篇》曰:卧起当平气正坐,先叉两手,乃度掩项后,因仰面视上,与项争,使#18项与两手争也,为之三四止,使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不死不病。 又屈动身体,申手四极,反张侧掣,动播百关,为之各三。卧起,先以手巾若厚帛,拭口四面及耳后,使圆匝热,温温然也,顺发摩头#19,若理栉之无在也,良久摩两手以治面目,久行之,使人目明而邪气不干,形体不垢腻,去秽也。都毕,而咽液三十过,以导内液。 右一条出《大洞精景经》中也。 西王母反胎按摩玉经#20 紫微夫人抄出 养生之道,以耳目为主,杂视则目暗,广忧则耳闭,此二病从中来而结疾,非外客之假祸也。所谓闻道难也,非闻道之难,行道难也,非行道之难,而终道难矣。若夫耳目乱想,不遣艰难,虽复足蹑仙阁,手攀龙辕,犹无益也。 反胎按摩#21,常以阳日。月一日为阳。每阳日之旦,阳日之夜,夜卧觉,旦将起,急闭目向本命之方,以两手掌相摩切,令小热,各左右拭按两目就#22耳门,令两掌相交,会於项中九过,又存两目中各有紫赤黄三色云气,各下入两耳中,良久,阴祝曰: 眼瞳三云,明目真君,英明注精,开通帝神,太玄云仪,玉灵敷篇,保利双阙,启彻九门,百节应响,回液泥丸,身升玉官,列为上真。祝毕,咽液三过,毕乃开目。以为常,阳日坐起,常可行此,不必旦暮也。行之三年,耳目聪明。 理发常向本命,既栉发之始,而阴祝曰: 太帝散灵,五老反神,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拘隐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炼,百神受恩。毕。常#23行之,使人头脑不痛。 《太极绿华经》曰:理发欲向王地,既栉〔发〕#24之始,而微祝曰: 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为隐月,右为日根,六合清炼,百神受恩。毕,咽液三遍。能〔常〕#25行之,使发不落而日生。当数易栉,栉之取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取多也,於是血脉不滞,发根常坚。 右二条安九华所告令施用。 坐卧常欲鼻孔向本命,饮食亦然,若不得向本命,常向东北及西北亦佳,此二处是天地魂魄之门津也。 又卧常自左右摇动身体,数十过毕,又两手据后面,举头向天,左右摇动二十一过毕,平坐举手指天,良久毕。又摩两掌以拭目,傍至两耳,又良久,阴祝曰: 前搏后指,天帝上客,左盻右顾,长生大度,仰头喘食,太一相极,却目龙隐,司命同翰,饮食胎元,交阙昆仑,徊倒双忌,真人同志。祝毕,暂引气闭之,存脐中赤气大如珠,出外入鼻中,如此三过,按摩之道都毕,使人百关通利,长生不病。 《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目闭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我并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卧事也。又耳亦常闻金玉之音,丝竹之声,此妙法也。四方者,总其言耳,当先一方而内注视听,初为之实无仿髴,久久神自入妙。 《大洞真经高上内章》遏邪大祝上法曰:每当经危险之路,鬼庙之间,意有疑难之处,心有微忌,勅所经履者,乃当反舌内向喉,咽液三过毕,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捻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鬲孔之内际也,三十六过,即手急按,勿举指计数也,鼻中鬲之际名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邪根,一名魂台也。捻毕,因叩齿七通,又进手心以掩鼻,於是临目,乃祝曰: 朱乌凌天,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井逃亡,神池吐气,邪根伏藏,魂台四明,琼房零琅,玉真巍峨,坐镇明堂,手晖紫霞,头建神光,执咏洞经,三十九章,中有辟邪龙虎,截狱斩岗,猛狩奔牛,衔刀吞枪,揭山攫天,神雀毒龙,六头吐火,啖鬼之王,电猜雷父,掣星流横,枭磕驳灼,逆风横行,天禽罗阵,皆在我傍,吐火万丈,以除不祥,群精启道,封落山乡,千神百灵,并首叩颗,泽尉捧炉,为我烧香,所在所经,万神奉迎。 毕,又叩齿三通,乃开目,除去左手。〔手〕#26按山源则鬼井门闭,手薄神池则邪根散分,手临魂台则玉真守关,於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真。此自然之理,〔使〕#27忽尔而然也。 鼻下山源,是一身之疵津,真邪之通府,不真者所以生邪气,为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耳,故吉凶兆焉。明堂中亦一身之神池,死生之形府,七魄元室,三魂灵宅,存其神可以眇乎内观,废其道所以致乎朽烂,故由我御,慎顺其卫,生悔吝定也。 右四条,出《大洞真经》高上首章。 太虚真人曰:风病之所生,生於丘坟阴湿,三泉壅滞,是故地官以水气相激,多作风痹,风痹之重者举体不遂,轻者半身不遂,或失手足也。常梦在东北及西北经故居,或见灵床处所,正欲与冢气接耳。墓之东北为绝命,西北为九厄,此皆冢讼之凶地,若见亡者於其间,益验也。若每遇此梦者,卧觉当正面向上,三琢齿而祝曰: 太元上玄,九都紫天,理魂护命,高素真人,我佩上法,受教太玄,长生久视,身飞体仙,冢墓永安,鬼讼塞关,魂魄和悦,恶气不烟,妖魅魍魉,敢干我神,北帝呵制,收气入渊,得录上皇,谨奏玉晨。如此者再祝,又三叩齿,则不复梦冢墓及家死鬼也。此北帝秘祝,有心好事者,皆可行之。若经常得恶梦不祥者,皆可按行此法,於是鬼气灭亡,邪魅散形也。 手臂不援者,沈於风毒气在脉中,结附痹骨使然耳,自宜针灸则愈,又宜按北帝曲折之祝,若行之百过,疾亦消除也。先以一手徐徐按摩疾臂,良久毕,乃临目内视,咽液三过,叩齿三通,心微祝曰: 太上四玄,五华六庭,三魂七魄,天关地精,神府营卫,天胎上明,四支百神,九节万灵,受录玉晨,刊书玉城,玉女侍身,玉童护命,永齐二景,飞仙上清,长与日月,年俱后倾,超腾升仙,得整太平,流风结痾,注鬼五龙#28,魍魉冢气,阴气相回,凌我四支,干我盛衰,太上天丁,龙虎耀威,斩鬼不祥,风邪即摧,考注匿讼,百毒隐非,使我复常,日月同晖,考注见犯,北辰收摧,如有干试,千明上威。毕。 《太上录淳散华经》上按摩法,常以生气时咽液二七过,毕按体所痛处,向王而祝曰: 左玄右玄,三神合真,左黄右黄,六华相当,风气恶疾,伏匿四方,玉液流泽,上下宣通,内遣水火,辟除不祥,长生飞仙,身常休强。毕又咽液二七遍,常如此则无疾,又当急按所痛处二十一过也。 右一条,十月二十二日沧浪云林宫右英夫人所出。 《消魔上灵经》曰: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津咽掖无数,须臾不宁之痾自即除也,当时亦当觉体中宽软也。 右一条,出《消魔上灵经叔》中。 梦寐不真,魄协邪气以挠其心,欲伺我神之间伏也。每遇恶梦,但北向启太上大道君,具言其状,不过四五,则自消绝也。 青童君口诀曰:夜遇恶梦非好觉,当即反枕而祝曰: 太灵玉女,侍真卫魂,六宫金童,来守生门,化恶反善,上书三元,使我长生,乘景驾云。毕,咽液七过,叩齿七通,而更卧。如此四五,亦自都绝也。此祝亦反恶梦,而更为吉祥也。 右十一月十三日夜右英夫人所出。 夫玄象灵枢,达观所适,冲心秀朗,虚浪神味,咀吸太和,体气清寥,於是琼振奏响,万籁冥招矣。夫气者神明之器匠,清浊之宗渊,处玄则天清,在人则身存。夫生死亏盈,盖顺乎摄御之间也。欲服六气,常以向晓面#29丑寅之际,因以天时造始#30,必以方面此之时也。太霞部晖,丹阳诞光,灵景启晨,朱精发明之始也。先存日如鸡子在泥丸中,毕乃吐出一气,存气为黑色,名之尸气也;次吐二气,存气白色,名之故气也;次吐三气,存气为苍色,为之死气也。思以其气吐,亦良久也。凡出三色,合吐六气也。毕,又徐徐纳引黄气四过,毕辄咽液三过,为之三毕,乃存泥丸中日上从目中出,当口前,令相去面九寸,临目仿髴如见之,复乘日#31纳引,取赤气七过,七过毕,复咽液三过止,乃起坐,动摇四体,俯仰屈申,令关脉调转,都毕也。存咽液,须令青色。夜亦可存月在泥丸中,如存日法。若存月,当以月一日夜至十五日佳,从十六日至三十日是月气衰损,天胎亏缩,不可以夜存月也。此法至妙,能行者神仙,所以吐纳胎漱,呼吸明真,呼召五咽,体得自然,魂还绛宅,魄归泥丸,所以长生也。岂同操幽谷之阴气,求奔马之灵神,步涉海以求济,策毛车於火山。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右出《西王母叙诀》。 乙丑岁兴宁三年七月四日夜,司命东卿君来降,侍从七人入户。其一人执紫旎之节,其一人执华旛,一人执十绝灵婶,一人带录#32章囊,三人捧白牙箱,箱中似书也,其一人握流金火铃,侍人并朱衣。司命君形甚少於二弟,着青锦绣裙,紫毛帔巾,芙蓉冠,二弟并同来侍立,命坐乃坐耳,言语良久。七月六日夜,司命君又降,良久,喻书曰:若必范玄秉象,清静罕时,遂拔群幽藻,戢翼高栖,感味上契,渊停岳峙,萧寥玉篇,玩宝神生,遗放俗恋,调弹清灵,澄景虚中,五道发明,色绝化浪,欲与淡并,空洞冥衢,无视无听,尔乃远齐妙真,重起玄觉,明德内圆,灵摽外足矣,终能策云軿以赴霄,书司命之丹录耳。若精散万念,为生不固,气随尘波,心不真舍,适足劳身神於林岫,实有误於未觉也。其道微而易寻,其道艰而难得乎。 月五日夜半,存日象在心中,日从口入也,使照一心之内,与日共光,相会毕,当觉心暖,霞晖映验,良久乃祝曰: 太明育精,内炼丹心,光晖合映,神真来寻。毕,咽液九过。到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复如上作,使人开明聪察,百关鲜彻,面有玉光,体有金泽,行之五年,太一遣宝车来迎,上登太霄。行之唯欲数,不必此数日作也。 右一条出《消魔经》中南狱赤君内法。 又曰:临食上勿道死事,勿露食物,来众邪气。又数澡浴,每至甲子日当沐,不尔当以每月旦,使人通灵。浴不患数,患人不能耳,荡炼尸臭,而真气来入。 右玄师魏夫人所勅,使施用。 《太上九变十化易新经》曰:若履殗秽及诸不争处,当先澡浴盥沐,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以清水一斛二斗,於釜中煮之,勿令沸出,适寒温,以浴形,即万秽消除也。既以除秽,又辟湿痹疮痒之疾。且竹虚素而内白,桃即却邪而斥秽,故用此二物以消形中之滓秽也。天人下游既反,未曾不用此水以自荡也。至於世间符水祝漱外舍之近术,皆莫比於此方也。若浴者益佳,但不用此水以沐耳,炼尸之素浆,正宜以浴身耳,真奇秘也。 右玄龙羽宫紫微王夫人所勅令用之。 常以月十日、十七日、二十七日,夜人定时,视北斗口中有大星,便称天师、祭酒臣某,稽首再拜,谨白通达,乞赐长生。常以黄昏按目眦,存神光,令晃昱赤黄则吉,勿忘也。形一神万,不可得乱。欲卧,当卧念身神,欲起,当起念身神。此三法。 右出《道要》中。 鸡呜欲起,先屈左手啖盐指,直右手瞰盐指,以相摩,并祝曰:西王母女名益愈,赐我丹药,受之於口,积精摩形。常以鸡呜,二七咽液,除目芒芒,致其精光,彻视万里,备见四方。咽液二七过,以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所谓唾手阳明摩目者也。 右出九都中。 次啄齿,口为天门鼓,三十六啄,纵漱醴泉,三咽之,名曰呜天鼓,存身万神也。 右出众书中。 旦起便东坐,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头上,满二九十八止,名曰泥丸也。 次两手相摩令热,以摩面,入发中,三周而止,能尽摩身躯又佳,名曰乾浴也。 次两手相摩,乘额讫,以手叉两耳,极上下之二七止,令人终已不聋。 次缩鼻闭气,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二七,复以左手从头上引右耳二七止,令人长生。 次起着衣,当衣带戊己。假令甲戌旬,向寅地;甲寅旬,向午地;甲申旬,向子地;甲午旬,向戌地;甲辰旬,向申地;甲子旬,向辰地。所谓衣带戊己,长不寒也。 次起行,当先前左足,因言乾,次前右足,因言元,次前左足,便言亨,次前右足,便言利,次前左足,便言贞。如此毕矣,名曰行步乾元也。 诣请自说姓名,左直神,右直神,土司命,青夫人,绝某甲死籍,入门君,与夫人。可诺,亦窃言之,勿令声高彻也。 溲便向六丁。假令甲子旬,向丁卯,溲向卯地;甲戌旬,向丑地;甲申旬,向亥地;甲午旬,向酉地;甲辰旬,向未地;甲寅旬,向巳地。所谓溲便六丁所向也。 右八条出《自然经》中。 欲饮食,先说姓名,建身为道,身为天府,道父道母,真人仙人,神人圣人,我合共饮食,神男玉女,侍在左侧,持我仙录,生生无极。 右出《道要》中。 服日月精法,月朔旦,日出高三丈许,遥望见便握固禹步,以口遥引取日精二七十四口,咽之。可将三人入瘟病家,他病终不能着所将从人,经常之,令人老寿。月生三日,月出於庚上,两手握固西南行,向月禹步,以口遥饮月精二七十四咽之,终年无疾病。亦可入丧家,日月照瑕秽。 右此二条,食日饮月,万气皆消除也。 与道俱生,与神同堂,真人某甲,常谁言亡。右耳呜说语。 与道同居,与神同室,真人某甲,寿命天地相毕。右前呜说之。 与道同室,与神同功,真人某甲,寿命天地同合。右后呜说之。 每欲夜行,呼天蓬,当我者前,兼辟虎狼。右夜行说之。 常以朝暮北向,先存五藏气,想肝气正青,心气正赤,肺气正白,肾气正黑,脾气正黄,思五藏气定,叩齿三十六通,祝曰: 天蓬天蓬,九元杀童,五丁都司,高刁北公,七政八灵,太上浩凶,长颅巨兽,手把帝钟,素枭三晨,严驾夔龙,威剑神王,斩邪灭踪,紫气乘天,丹霞赫冲,吞魔食鬼,横身饮风,苍舌绿齿,四目老翁,天丁力士,威南御凶,天驺激戾,威北衔锋,三十万兵,卫我九重,辟尸千里,又却不祥,敢有小鬼,欲来见戕,攫天大斧,斩鬼五形,炎帝烈血,北帝然骨,四明破骸,天猷灭类,神刀一下,万鬼自溃。 右祝鬼,四言一叩齿为节也。天下万鬼,莫不威伏,有欲来害者,闻此祝即便消灭,北帝大魔,常畏此祝,常能用之,可横行天下,神鬼伏从。不可妄言有此祝法,常秘而行之。师口诀曰:身未精洁,不可轻行咒法,子宜慎之。 常以鸡呜时握固,戴天柱,叩齿二七通,思十二父母绕头,思二十四神人布在身,思二十四贤在地绕身,便以左脚踵塞大孔,更急握固,反舌向喉中,闭气,思王气在前,思天下神祇、山川五岳精灵神官,下及一切万民,皆来朝己,从天至地,莫不震伏者,毕乃通息。 右太一包天大禁法。 魄昼日在左目下,暮在鼻下人中,常以旦暮,以右手第二指阴按之三过,微祝曰: 七魄澡炼,不动不倾,长与三魂,隐伏帝庭,保和三元,通真达灵,万凶消灭,我得长生,遂为真人,上升天庭。 右太一制七魄法,常行之,三魂保守,七魄长安,无复死时,常行之,勿使人见。 若登斋入室,当先驱除以辟鬼病,又防百试,乃宽内府而祝之,北向叩齿三十六通,乃微言於玉清琼元君曰: 六天大魔王,受制幽寥无,巨兽赤甲,毒龙四喉,白鼠仰呜,奋爪振豪,万精幽匿,灭邪破妖,天丁一如,五岳启朝,风火征伐,九天扇飙,照矣。於是重挺闭视,澡练容精,调研三宫,存一六庭,帝君撰晏,卿辅并明,和适气液,朝谒九灵,五神安迭,津源流盈,白元启真,无英布生,洞景潜朗,四德以平,晖皓内宝,歌玩洞清,太素列图,寿亦不倾。 本命之日,及有心震之地,闭关精思,叩齿三过,安气呼吸,正身北向,心存而微言曰: 罗勒那朝,方奈关练,班目勃队,惮漠巨蛇,赫察白鼠,丹梨大魔,真馥广敷,虚灵峙霄,总览吉凶,发洞畅幽,舞眄众品,领括繁条,百方千涂,莫不豁寥,天地齐度,孰云能雕。 右二条出《洞真金玄八景玉箓》咒法,不可轻咒,慎之。 大寒者以鼻取气,三咽不息,为咽取气即止矣。 大热者以鼻取气,再咽令迟,亦先鼻内气,后口呼出气,热即止。 右二条出《黄子行气经》中。 尔时八万五千金刚神为护法,故调伏幽明二众之心,而说咒曰: 雷火明空,神光朗幽,毒龙四据,灵虎八周,头巾七星,足踏斗牛,神刀列宿,金钩耀精,元首威兵,腾步虚行,中绝妖邪,下灭游精,抽肝出胆,翻肠绝脉,左斩右到,煎烹后馘,截妖气原,收束众怨,啖鬼使者,摧拉生吞,巫俗歌鼓,饮血食肉,形膻骨臭,魍魉翻覆,腥躁秽贱,心形谄讟,神杵碎首,金刀刎腹,藏凶匿害,忽来降伏,左秉金符,右持罪目,太一金铃,虚皇玉节,知过不改,悬首自截,何妖不丧,何精不灭,六神不藏,七星裂血,上有天师,下有金刚,齐称降气,口吐灵芒,饮以丹池,饴以玄霜,五藏生华,长存不疆。 尔时大鬼王四目电身,同为护法,消灭不祥,守卫道场,察奸纠过,降伏恶人,及诸外道,无止信者,而说咒曰: 神风拂尘,倾拔邪根,六天丧精,五毒亡冤,金头铁齿,啖鬼亡魂,桃光列户,双景曜门,奔星杀气,朗然无畏,百脉川流,七经调理,神安体平,长存不死。 右二咒出《太上玉清经》第七《道化四夷品》。 酆都宫颂曰: 纣绝标帝神,谅事遘重阿,炎如霄中烟,勃若曜景华,武城带神锋,恬照吞清河,阊阖临丹井,云门郁嵯峨,七非通奇盖,连宛亦敷魔,六天横北道,此是鬼神家。此六天之宫名,诵之辟鬼邪也。 寂通寄兴感,玄气摄动音,高轮虽参差,万仞故来寻,萧萧研道子,合神契灵衿,委顺浪世化,心标窈窕林,同期理外游,相与静东岑。此申情,寄之来缘也。 命驾广酆阿,逸迹超冥乡,空中自有物,有中亦无常,悟言有无际,相与会濠梁,目击玄解了,鬼神理自忘。此论人鬼之幽致也。 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之下有洞天在,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洞中有六宫,一宫辄周回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山上为外宫,洞中为内宫,制度等耳。 一纣绝阴天宫,二泰杀谅事宗天宫,三明晨耐犯武城天宫,四恬照罪气 天宫,五宗灵七非天宫,六敢司连宛屡 天宫。念此六天之宫,乃叩齿六下,乃 卧,辟诸鬼邪之气。贤人圣人去世,先 经明晨第三天宫受事,祸福吉凶,诸命 罪害,由恬照第四天宫,北斗君治此 中。鬼官祝曰: 吾是太上弟子,下统六天,六天之 官,是吾所部,不但所部,乃太上之所 主,吾知六天宫名,是故长生,敢有犯 者,太上斩汝形。 右出《真诰阐幽微》第五卷中。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竟 #1案敦煌P-2576V号唐写本,首尾均残缺,无标题。残存经文399行,前215行文字不见於《道藏》,后半部分则与《道藏》本《上清三真旨要玉诀》相同。今以敦煌本前半部分 与《道藏》本合校为一本,但仍有残缺。又《道藏》所收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其内容文字与本书基本相同,可作参校。 #2『南』字据上下文义补。 #3『文』字据上下文例补。 #4『和』字据《宝神经》补。 #5『内』字据《宝神经》补。 #6『按』字原作『紫』,据《宝神经》改。 #7『视』字据《宝神经》补。 #8『自在』二字据《宝神经》补。 #9『有』字据《宝神经》补。 #10『药』字据《宝神经》补。 #11『游』字原作『旋』,据《宝神经》改。 #12『营』字原作『莹』,据《宝神经》改。 #13敦煌本第215行至此。以下改用《道藏》本为底本,用敦 煌本参校。只校补道藏本误漏字。 #14『见』字据敦煌本补。 #15敦煌本『赤字经』作『原景赤字经』。 #16『亦』字据敦煌本补。 #17敦煌本『大』字作『水』。 #18道藏本『使』字下衍『力』字,据敦煌本删。 #19道藏本『头』字误作『项』,据敦煌本改。 #20道藏本『反胎』误作『及中胎』,据敦煌本改。 #21道藏本『摩』字下衍『经』字,据敦煌本删。 #22道藏本『就』字误作『笼』,据敦煌本改。 #23#25『常』字据敦煌本补。 #24『发』字据敦煌本补。 #26『手』字据敦煌本补。 #27『使』字据敦煌本补。 #28『五龙』原本作『五飞』,据《宝神经》改。 #29『面』字敦煌本作『向』 #30『造始』,敦煌本作一『告』字。 #31『日』字道藏本误作『目』,据敦煌本改。 #32道藏本『录』误作『绿』,据敦煌本改。
管理员
2023年5月10日 09:34
36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