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经名: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系摘咏《真语》、《上清三真旨要玉诀》等书改编而成。有《西王母宝神起居经》、《西王母宝生无死玉经》、《西王母反胎按摩玉经》等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夜卧觉,旦将起常更,又急闭两目,叩齿九通,咽液三过毕,反舌向喉中,乃摇头动项七过,以手按鼻孔边,左右上下数十过,毕,微祝曰: 九天上帝,三元保婴,太上运华,玉室发精,七门召神,九房受明,耳聪目彻,通真达灵,天中之岳,和炁调平,骄女云仪,眼童英明,玄窗朗朗,百轩零零,保和上元,徘徊金庭,五脏曜华,耳目常生,神台郁峙,柱梁不倾,七魄澡练,三魂黄宁,太上携手,与我共并,五老混合,无英辅营,万凶消灭,所愿必成,日月守门,心徊景星,仙皇所告,万神敬听。 卧觉辄按祝,常如此勿忘也。真道虽成,故常行焉。此太上西王母宝神起居玉经上法也。令人耳目聪明,强识豁朗,鼻中调平,不生洟秽,四卿八彻,面有童颜,制魂录魄,却辟万魔。此是真人起居之妙道也。所以名之为起居者,起居常当行之。 又以两手摩拭面目,令小热以为常,每欲数之也。阿母云:人之将老,面皱先从两目下始,又人之体衰炁少者,先从两鼻间也。谓此二处是皱衰之户牖,炁力之关津,故起居常行此法,以辟皱衰,而炁力常保康和也。 西王母宝生无死玉经 无死玉经曰:手披华庭侧,迁延和天真,上入神涧房,玉谷填天山,内源玄灵见,万魔自灭身,长生永无死,玉籍反帝君,由兆和天真,按此幽山源。 天真在两眉间,眉内之两角也,天真在一分下耳,是引灵之上房也。 山源在鼻下人中之上本侧,在鼻下小入孔谷中也,是塞灭万魔之门户也。 华庭在两眉之下,对眉下之中央,是彻视之津梁也。 旦将起,暮将卧,更急闭两目,以舌反向喉中,咽液三过,急以手按此三处各九过,阴按之,勿举手也。以为常,令人长生无死,降灵彻视,塞灭万鬼之道。手按既毕,微咒曰: 太上虚皇,开散玉庭,金房煌朗,翠台郁青,我摄三道,灭鬼生灵,我能无死,亦能无生,长生自在,回老反婴,魂魄受练,五神安宁,回飙车轮,北谒玉清,上升太元,与日合并,遂为真人,帝君合冥,三元所告,万神敬听。 昔楚庄公时,市长宋原甫者,有善心,常自扫除一市中。久时乃有一乞食人,入市经年,旦乞高歌,歌辞曰:天庭生金华,内源障阴邪,玉谷参玄卿,琼炁互扶罗,天真立日上,飞药吐灵妙,清晨按天马,徊驾神玄家,仙人来入室,又以灭百魔。临去,又题市门如此。楚一市人无解,而原甫意中忽悟,疑是仙人,但不解其歌旨耳。遂乃叩头谘请,久久不已,乞人告曰:吾实真人也,此言是昆仑西王母宝生无死之曲,知者使人不死。遂授原甫要法施行密诀,积二十年,原甫白日升天,今在玄洲,位为仙卿。楚市乞人,是南岳真人赤松子矣。时分形散景,假适尘浊,游眺嚣秽,招迎真会也。 《清虚真人裴君说神宝经》曰:求道要先令目清耳聪,为事主也。且耳目是寻真之梯级,综灵之门户,得失系之而立,存亡须之而办也。今抄经相示,可施用也。 《消魔上篇》曰:耳欲得数按抑其左右,亦令无数,所谓营治城郭,名书帝籍。鼻亦欲数按其左右,惟令〔无〕#1数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箓。 此二条出方丈台昭灵李夫人口诀,九月十二日夜喻之。 道日,常以手按两眉后小空中三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下权上,以手捉耳行三十过,摩唯令数无时节也。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乃上行入发际中,口傍咽液,多少无数也。如常行,目日清明,一年可夜书。亦可於人中密为之,勿语其状。 眉后小空中,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晖,和莹精光,长珠彻童,保练目神,是真人坐起之上道也。一名曰真人常居内经。真人喭曰:子欲夜书,当修常居矣。真人所以能旁观四达,八遐照朗者,实常居之数明也。 目下权上,是决明保室归婴至道,以手捉耳行,深明映之术也。於是理关血散,皱班不生,目华玄映,和精神盈矣。夫人之将老,鲜不先始於耳目也。又老形也,亦发始於目际之左右也。以手乘额上,内存赤子、日月双明,上元欢喜,三九始周,数毕乃止。此谓乎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两手乘之,顺发就结,惟令多也。於是头血流散,风湿#2不凝也。都毕,以手按目四眦二九,觉令见光分明,是验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百灵。 石景子经曰:常能以手掩口鼻,临目微炁,久许时,手中生液,追以摩面目。常行之,使人体香。 《太上三天关玉经》曰:常欲手按目近鼻之两訾,闭炁为之,炁通辄止,吐而后始。常行之,眼能洞观。 右二条,南岳魏夫人所出。 《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太素丹景经》曰: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炁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人,面有光泽,皱班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川行气,常盈不没。 《丹景经》曰:先当摩拭两手令热,然后以拭面目毕,又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两臂亦更互以手摩之,使发不白,脉不浮升。 《大洞真经精景按摩篇》曰:卧起,常平炁正坐,先叉两手,乃度以掩项后,因仰面视上,与项争,使项与两手争也,为之三四止,使人精和血通,风炁不入,能久行之,不死不病。毕,又屈动身体,伸手四极,反张侧掣,宣摇百关,为之各三。卧起先以手巾若厚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后,使圆匝热,温温然也。顺发摩头,若栉理之无在也。良久,摩两手以治面目。久行之,使人目明,而邪气不干,形体不垢^,去秽也。都毕,而咽液三十过,以导内液。 右一条,出《大洞精景经》中。 西王母反胎按摩玉经 养生之道,以耳目为主。杂视则目暗,广忧则耳闭,此二病从身中来而结病,非外客之假祸也。所谓闻道之难也,非闻道之难,行道难也;非行道之难,而终道难矣。若夫耳目乱想,不遣艰难,虽复足蹑仙阁,手攀龙轩,犹无益也。 反胎按摩,常以阳日,用一日为阳,二日为阴。每阳日之旦,阳日之夜,夜卧觉,日一将起,急更闭目,向本命之方,以两手掌先相摩切,令小热,各左右试按两目,就耳门下,令两掌俱交会於项中九过。又存两目中各有紫赤黄三色云炁,各下入两耳中,良久,阴咒曰: 眼童三云,两目真君,英明注精,开通帝神,太玄云仪,玉灵敷篇,保利双阙,启彻九门,百节应响,徊液泥丸,身升玉宫,列为上真。咒毕,因咽液三过。既毕,乃开目。以为常,阳日坐起常可行此,不必旦暮也。行之三年,耳目聪明。 理发,常向本命,既栉发之始,而阴咒曰: 太帝散灵,五老反神,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拘隐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练,百神受恩。毕。常行之,使人头脑不痛。 《太极经》曰:理发,欲向玉池,既栉发之始,而微祝曰: 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为隐月,右为日根,六合清练,百神受恩。祝毕,咽液三过。能常行之,使发不落而日生。当数易栉,栉之取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取多也。於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右二条,安九华所告令施用。 坐卧,常欲鼻孔向本命,饮食亦然。若不得向本命,常向东北及西北,亦佳也。此二处,是天地魂魄之门津也。又卧起,常自左右摇动身体数十过。毕,又两手据后面,举头向天,左右自摇动项中二十过。毕,平坐,举两手托天,良久毕。又摩两掌,以自拭目傍,至两耳,又良久毕,阴咒曰: 前抟后指,天帝上客,左眄右顾,长生大度,仰头喘息,太一相极,却月龙堰,司命同轸,饮食胎元,交关昆仑,回倒双跽,真人同志。咒毕,辄引炁闭之。存脐中赤炁大如綖,出脐卧,入鼻中,如此三过,按摩之道都毕。使人百关通利,长生不病。 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炁,使如卧状,令并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尔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外事也。人耳中亦常闻金玉之音,丝竹之声,此妙法也。 四方者,总其言耳,当先起一方,而内法视听,初为之,实无仿髴,久久诚自入妙。 大洞真经高上内章遏邪大咒上法曰:每当经危睑之路,鬼庙之间,意中诸有疑难之处,心将有微忌,勑所经履者,乃当先反舌内向,咽液三过毕,以左手第三指摄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鬲孔之内际也,三十六过,即以手急按,勿举指计数也。鼻中鬲之际,名曰山源。山源者,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邪根,一名魂台也。摄毕,因叩齿七通毕,又进手心以掩鼻,於是临目,乃微祝曰: 朱鸟陵天,神威内张,山源四填,鬼井逃亡,神池吐炁,邪根伏藏,魂台四明,琼房玲琅,玉真巍峨,坐镇明堂,手晖紫霞,头建晨光,执咏洞经,三十九章,中有辟邪龙虎,截兵斩缸,猛狩奔牛,衔刀吞镶,揭山玃天,神雀毒龙,六领吐火,啖鬼之王,电猪雷父,掣星流横,枭磕骏灼,逆风横行,大禽罗察,皆在我傍,吐火万丈,以除不祥,群精启道,封落山乡,千神百灵,并手叩颡,泽尉捧灯,为我烧香,所在所经,万神奉迎。 毕,又叩齿三通,乃开目,徐去左手也。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抟神池则邪根散分,手按魂台则玉真守阙。於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炁,此自然之理,使忽尔而然也。 鼻下山源,是一身痹津,真邪之通府,不真者所以生邪炁,为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耳。故吉凶兆焉。明堂中,亦一身之文也,死生之形府,七魄元室,三魂灵宅,存其神可以眇乎内观,废其道所以致乎朽烂。故由我御,慎顺其卫生,而无悔咎定焉。 右四条,出大洞真经高上首章。 大灵#3真人曰:风病之所生,生於丘坟阴湿,三泉壅滞,是故地官以水炁相激,多作风痹。风痹之重者举体不援,轻者半身,或失手足也。若常梦在东北及西北经按故居,或身见灵床处所者,正欲与冢炁相接耳。墓之东北为征绝命,西北为九厄,此皆冢讼之凶地。若梦见亡者於其间,益见验也。若每遇此梦者,卧觉当正向上三啄齿,而祝之曰: 太元上玄,九都紫天,理魂护命,高素真人,我受上法,受教太玄,长生久视,身飞体仙,冢墓永安,鬼讼塞间,魂魄和悦,恶炁不烟,游魅魍魉,敢干我神,北帝折制,收炁入渊,得箓上皇,名书帝前。如此者再祝,又叩齿三通,则不复梦冢墓及家死鬼也。此北帝秘咒也,有心好事者,皆可行之。若经常得恶梦不祥者,皆可按此法,於是鬼炁灭也,邪鬼散形也。 手臂不援者,沈风毒炁在脉中,结附痹骨使之然耳,自宜针灸,针灸则愈。又宜按北帝曲折之祝,若行之百过,疾立消除也。先以一手徐徐按摩疾处,良久毕,乃卧,目内视,咽液三过,叩齿三通,正心微咒曰: 太上四玄,五华六庭,三魂七魄,天关地精,神府荣卫,天胎上明,四支百神,九节万灵,受箓玉晨,刊书玉城,玉女侍身,玉童护命,永齐二景,飞仙上清,长与日月,年俱受倾,超腾升仙,得整太平,流风结痾,注鬼五龙,魍魉冢气,阴气相迥,陵我四支,干我盛衰,太上天丁,龙虎曜威,斩鬼不祥,风邪即描,考注匿讼,百毒隐非,使我复常,日月同晖,考注见犯,北鬼收摧,如干明上,威章付魁。 《太上铭渟散华经》上按摩法:常以生炁时,咽液二七过毕,按体所痛处,向王祝曰: 左玄右玄,三神合真,左黄右黄,六华相当,风炁恶疾,伏匿四方,玉液流泽,上下宣通,内遣水火,外辟不祥,长生神仙,身常休强。毕,又咽液二七过。常如此,则无疾。又当急按所痛处三十一过也。 右一条,十月二十二日沧浪云林宫右英王夫人所出。 《消魔上灵经》曰: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津咽液无数,须臾,不宁之病自即除也。当时亦常觉体中宽软也。 右一条,出消魔上灵叙中。 梦寐不真,魄协邪炁,如校其心,欲伺我神之间伏也。每遇恶梦,但向北启太上大道君,具言其状,不过四五,则自消绝也。 右青童口诀。 日夜遇恶梦非好,觉当即反枕,更枕而祝曰: 太和玉女,侍真卫魂,六宫金童,来卫生门,化恶反善,上书三元,使我长生,乘景驾云。毕,咽液九过,叩齿七通而卧。如此四五,亦自都绝消。此咒亦反恶梦,而为吉祥也。 右十一月十三日夜右英夫人所出。 夫玄象灵枢,达观所适,冲心秀虚,浪神味标,咀吸太和,体炁萧寥,於是琼振奏响,万籁冥招矣。夫炁者,神明之器匠,清浊之宗渊,处玄则天清,在人则身存。夫生无亏盈,盖顺乎摄御之间也。欲服六炁,常以向晓向寅丑之际,因以天时造始,必以方面此之时也。太霞剖晖,丹阳诞光,灵景启晨,朱精发明之始也,先存日如鸡子,在泥丸中,毕,乃吐出一炁,存炁为黑色,名之尸炁也。次吐二炁,存炁为白色,名之为故炁,吐三炁,存炁为苍色,名之为死炁也。思以其色吐炁良久也,凡出三色,合吐六炁也。毕,又徐徐纳引,取黄炁四过,存炁从泥丸日中来下,四过毕,辄咽液三过,为之三毕。乃又存在泥丸中,下从耳中出,当我口前,令去面九寸,临目仿髴如见之。复乘日纳引,取赤炁七过,七过毕,复咽液三过止。乃起坐,动摇四支,俯仰屈伸,令关脉调畅,都毕也。存咽液,皆令青色。夜亦可存月在泥丸中,如存日法。如存月,当以月一日夜半,至十五日住。从十六日至三十日,是月炁衰损,天胎亏缩,不可以夜存月也。此法至妙,能行之者仙,所以吐纳胎元,漱吸明真。时呼召五咽,以得自然,魂还绝宅,魄归泥丸,所以长生也。岂同采幽谷之阴炁,求奔马之灵神,步海以求济,策毛车於火山哉。可不慎欤,可不慎欤。 右西王母叙诀。 乙丑岁兴宁三年七月四日夜,司命东卿君来降,侍从七人入户。其〔一〕#4人执华旛,一名十绝灵幡,一人带环章囊,其三人捧白牙箱,箱中似有书也。其一人握流金火铃。侍人并朱衣。司命君形甚少於二弟,着青锦绣裙,紫毛帔,中芙蓉冠,二弟并同来侍立,命座乃坐耳。言语良久。七月六日夜,司命君又降喻书曰:若必范玄秉象,清靖罕时,遂拔群幽藻,戢翼高栖,感味上契,渊渟岳峙,萧寥玉篇,玩宝神生,遗放俗恋,调弹清灵,澄景虚中,五道发明,色绝化浪,欲与淡并,空同冥衢,无视无听,尔乃远齐妙真,重起玄觉,明德内圆,灵摽外定矣。终能策云軿以赴霄,书司命之丹箓耳。若情散万念,为生不固,炁随尘波,心不真舍,适足劳身神於林岫,实有误於来学也。其道微而易寻,其道艰而难得乎。 月五日夜半,存日象在心中,日从口入也。使照一心之内,与日共光,相合会毕,当觉心暖,霞晖映验,良久,乃祝曰:太明育精,内炼丹心,光晖合映,神真来身。毕,咽液九过。到十五日、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复作如上。使人开明听察,百关解彻,面生玉光,体有金液。行之五年,太一遣保车来迎,上登太霄。行之惟欲数,不必此数日作也。 右一条,出《消魔经》中,南岳赤君内法。 又曰:临食上,勿道死事,勿露食物,来众邪炁。 又曰:数澡浴,要至甲子当沐,不尔当以几月日旦,使人通灵。浴不患数,患人不能耳。荡炼尸臭,而真炁来入。 右玄师魏夫人所勑使施用。 《太上九变十化易新经》曰:若履殗秽,及诸不盛处,当先澡浴,与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以清水一斛二斗,於釜中煮之,未及沸出,适寒温,以浴形,即万殗除也。既以除殗,又辟湿痹疮痒之疾。且竹虚素而内白,桃即却邪而折秽,故用此二物,以消形中之滓浊也。天人下游既反,未尝不用此水以荡也。至於世间符水祝漱外舍之近术,皆莫比於此方也。若浴者益佳,但不用此水以沐耳。炼尸之素浆,正宜以浴耳,真奇秘也。 右玄垄羽宫紫微王夫人勑令用之。 开日旦,向王,朱书,再拜服之。祝曰: 五神开心,彻听绝音,三魂摄精,尽守丹心,使我勿忘,五藏远寻。先拜,拜毕祝,祝毕乃服符,服毕咽液五过,叩齿五通,勿令人见。若不用开日,以月旦、月十五日、二十七日,一月三服,一年使验至,秘符也。 太虚真人口诀:以春乙卯日、夏丙午日、秋庚申日、冬壬子日,冥卧时,先捣朱砂、雄黄,雌黄三分物,细捣之,以绵裹之,使如枣大。临卧时,以塞两耳中。此销三尸炼七魄之妙道秘法也。勿令人知者。明日,日中时,以东流水沐浴,沐浴毕,更整饰床席,易着衣服,洗故者,更弊履,澡洗之。都毕,又扫洒於寝床下,通令所住一室净洁,更安枕卧,向上闭炁,握固良久,而微祝曰: 天道有常,改易故新,上帝吉日,沐浴为真,三炁消尸,朱黄安魂,宝炼七魄,与我相亲。祝毕。此道是消炼尸秽之上法,改易新形之要诀也。四时唯各取一日为之。 太虚真人曰:先师见教,以五达之日,日出三四丈许,正立向日,存三魂神正与日光俱入心,平正内彻中良久,闭炁三息,咽液三过,微祝曰: 太阳散晖,垂光紫青,来入我身,照我五形,所却鬼试,心使平正,内彻九炁,外通胎命,飞仙上清,玉箓已定。咒毕,以手拭目二七,叩齿二七。都毕。此法使人三魂凝明,丹心方正,万邪藏伏,心试不行,真要道也。子常行之,诸以五达日,向日趣令嚏也,若不得嚏者,以软物向日引导鼻中,亦即嚏也。嚏即咒曰: 天光来进,六胎上通,三魂守神,七魄不亡,承日鸣嚏,与日同形,飞仙玉清,位为真公。祝毕,拭目二七。是内精上交日光,三魂发明於内,使人心开神解,百精流传於内府也。若非五达日者,可不须尔也。 以五达之日,北向五再拜,正心呼上真皇君、皇君夫人名字,三过毕,叩齿五通毕,解巾长跪,谨启五星日月上皇高真道君、三十二天帝、玉清太上上清上皇上帝大道圣君几前,因自陈七祖父母以下,及一身千罪万过,上世以来,乞得解脱,三官告下天帝,使罪名离释,消除黑简,乞赐得五星之真,俱奔华晨,上登上清,交行玉门。 正月六日中时,二月一日晡时,三月七日夜半,四月九日食时,五月十五夜半,六月三日中时,七月七日夜半,八月四日中时,九月二日平旦,十月一日平旦,十一月六日夜半,十二月二日夜半。 右记五达吉日也。 服日月精法: 月朔旦,日出高二丈许,遥望见日,便握固,禹步东向三步,以口逆到取日精二七合,食咽十四日,可将二人入温病家,他病终不能着,所将从人轻,常卧之,令老寿。 月生三日,月出於庚上,两手握固,西南行,向月禹步三步,以口遥饮月精二七,十四咽之,终年无疾病,亦可入死家。日月照瑕秽。此二条,食日饮月精,皆消除万疾。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竟 #1『无』字据上下文义补。 #2『湿』字原本误作『泾』。 #3『大灵』当作『太虚』。 #4『一』字据前后文补。
管理员
2023年5月10日 09:36
291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