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经名: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期。系纂集早期上清派修行经诀而成。内容又见《真诰》卷九。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太素丹景经》曰: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川行气,常盈不没。先当摩两手令热,然后以拭面目毕,又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两肾亦更互以手摩之,使发不白,脉不浮外。 右一条出《丹景经》中卷。 《大洞真经精景按摩篇》曰:卧起当平气正坐,先叉两手,乃度以掩项后,因仰面视上,使项与两手争,为之三四止,使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不死不病。毕,又屈动身体,伸手四极,反张侧掣,宣摇百关,为之各三。此当口诀。卧起先以手巾若厚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后,使圆匝热,温温然也。顺发摩颈,若栉理之无度也。良久,摩两手以治面目,久行之使人目明,而邪气不干,形体不垢腻,去秽也。都毕,乃咽液三十过,以导内液。 右一条出《大洞精景经》上卷。 《大洞真经高上内章》遏邪大祝上法曰:每当经危险之路,鬼庙之间,意中诸有疑难之处,心将有微忌,劲所经履者,乃当先反舌内面,咽液三过毕,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捻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内际也,三十六过。即手急按,勿举指计数也。鼻中隔之际,名曰山源。山源者,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邪根,一名魂台也。捻毕,因叩齿七通毕,又进手心以掩鼻,於是临目,乃微祝曰: 朱鸟凌天,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井逃亡,神池吐气,邪源伏藏,魂台四明,琼房玲琅,玉真巍峨,坐镇明堂,手挥紫霞,头戴晨光,执咏洞经,三十九章,中有辟邪龙虎,截岳斩刚,猛兽奔牛,衔刀吞镶,揭山镬天,神雀毒龙,六领吐火,啖鬼之王,电精雷父,掣星流横,枭磕驳灼,逆风横行,天禽罗陈,皆在我傍,吐火万丈,以除不祥,群真启道,封落山乡,千神百灵,并手叩颡,泽尉捧炉,为我烧香,所在所经,万神奉迎。 毕,又叩齿三通,乃开目,徐去左手。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抟神池则邪根散分,手临魂台则玉真守关,於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气,此自然之理,使忽尔而然也。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不真者所以生邪气,为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耳,故吉凶兆焉。明堂中亦一身之池,死生之形宅,存其神可以渺兮内观,废其道所以致乎朽烂,故由我御顺其术,而死生悔吝定焉。 右一条出大洞真经高上首章。 太虚真人南岳赤君内法曰:以月五日夜半,存日象在心中,日从口入也。使照一心之内,与日共光,相合会毕,当觉心暖,霞晖映验,良久乃祝曰: 太明育精,内练丹心,光辉合映,神真来寻。毕,咽液九过。到十五日、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复作如上。使人开明听察,百关鲜彻,面有玉光,体有金泽,行之十五年,太一遣宝车来迎,上登太霄。行之务欲数,不必此数日也。 右一条出《太上消魔经》中。 《消魔上灵经》曰: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嗽津咽液无数,须臾,不宁之痾自即除也。平时亦当觉体中宽软也。 右一条出消魔上灵叙中。 《消魔经上篇》曰:耳欲得数按抑其左右,亦令无数,令人聪彻。所谓营治城郭,名书皇籍。又曰:鼻亦欲数得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录。 右此二法,方丈台照灵李夫人出用。 《太上录停发华经》上按摩法:常以生气时,咽液二七过毕,按体所痛处,向王而咒曰: 左玄右玄,三神合真,左黄右黄,六华相当,风气恶疾,伏匿四方,玉液流泽,上下宣通,内遣水火,外辟不祥,长生飞仙,身常休强,毕,又咽液二七过。常如此,则无疾。又当急按所痛处三十一过。 右一条沧浪云林宫右英王夫人所出。 《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石景赤字经》曰:常能以手掩口鼻,临目微气,久许时,手中生液,用以摩面目。常行之,使人体香。 《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临,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傍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尔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也。又耳中亦常闻金玉之音,丝竹之声,此妙法也。四方者,总其言耳,当先起一方,而内注视听。初为之,实无仿髴,久久诚自入妙。 《太上天关三图经》曰: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眦,闭气为之,气通辄止,终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视。 右四条,玄师所勑用。 《太极录经》曰:理发欲向王地,既栉发之始,而微祝曰: 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为隐月,右为日根,六合清练,百神受恩。咒毕,咽液三过。能常行之,发不落而日生。当数易栉,栉之取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取多也。於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右一条,安九华所告令施用。 《正一平经》曰:闭气拜靖,使百鬼畏惮,功曹使者龙虎君,可见与语。谓能精心久行之耳。又曰:烧香时勿反顾,反顾则忤真气,使致邪应也。又曰:入靖户,先前右足着前,后进左足,令与右足齐。毕,乃趣行如故,使人陈启通达上闻。又曰:临食上,勿道死事,勿露食物,来众邪气。又曰:数澡浴,每至甲子当沐,不尔当以几月旦,使人通灵。浴不患数,患人不能耳,荡炼尸臭,而真气未入。 右一条,元师所勑使施用。 《太上九变十化易新经》曰:若履殗秽及诸不冷处,当洗澡浴盥,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以清水一斛二斗,於釜中煮之,令白沸出,适寒温,以浴形,即万殗消除也。既以除殗,又辟湿痹疮痒之疾。且竹虚素而内白,桃即却邪而折秽。故用此二物,以消形中之滓浊也。天人下游,既反,未曾不用此水以自荡也。至於世间符水咒漱外含之近术,皆莫比於此方也。若浴者益佳,但不用此水以沐耳。炼尸之素浆,正宜以沐浴耳。真奇秘也。 右一条,紫微王夫人所勑用。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管理员
2023年5月10日 09:37
278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