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十二种》
《百字碑注》
《百字碑注》
《参同直指》
张紫阳真人读参同契文
参同契直指序
《参同契》经文直指(上篇叙以御政)
《参同契》经文直指(中篇引内养性)
《参同契》经文直指(下篇配以伏食)
《参同契笺注》
《参同契笺注》上篇
《参同契笺注》中篇
《参同契笺注》下篇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上篇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下篇
《象言破疑》
象言破疑卷上
象言說
順逆說
药物说
火候说
象言破疑卷下
破疑诗 七言绝句五十首
元牝真窍说
修真要诀
《悟真直指》
悟真篇原序
悟真篇后序
《悟真》直指卷一
《悟真》直指卷二
《悟真》直指卷三
《悟真》性宗直指卷四
《通关文》
色欲关
恩爱关
荣贵关
财利关
穷困关
色身关
傲气关
嫉妒关
暴燥关
口舌关
嗔恨关
人我关
冷热关
懒惰关
才智关
任性关
患难关
诡诈关
猜议关
悬虚关
妄想关
生死关
自满关
畏难关
轻慢关
懦弱关
不久关
暴弃关
累债关
高大关
妆饰关
假知关
阴恶关
贪酒关
怕苦关
不信关
无主关
速效关
粗心关
虚度关
退志关
夸扬关
幻景关
耻辱关
因果关
书魔关
着空关
执相关
闺丹关
炉火关
绝言歌
-
+
首页
财利关
至圣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祖云:不贵难得之货。又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吕祖曰: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此皆教人不可贪图财利,有坏大事也。但财有世财法财之别。世财者,金银珠玉是也;法财者,功德精诚是也。图世财者重金银而轻功德,千谋百计,明取暗窃,损人利己,轻出重入。恨不的天下之财,为我一人所有,世间之利,为我一人独得。无财不觅,无利不搜,舍身拼命而不顾,瞒心昧己而不管。有了十贯想百贯,有了百贯想千贯,有了千贯想万贯。贪心不足,至死不肯回头。殊不知大限一到,纵然富如石崇,财似万山,买不转阎王老子,避不过生死轮回。只落的罪孽随身,满载而归,分文钱不能带去。到的此时,悔之何及?更有一等迷瞪汉,只知积财,吃也舍不的,穿也舍不得,又不肯恤孤怜寡,又不知扶危救困,独为看财奴,悭贪鬼。断气在于眼前,而犹吩咐子孙如何生财,如何聚财。何人少我债,何处有我钱。呜呼!三寸气断,万有皆空,此身亦不属我,何况于财,岂不愚哉?积法财者,重功德而轻金银,俯视一切,万缘不起。积功累行,苦己益人,广行方便,以性命为珠宝,以仁义为金玉,以惜气养神为货利,以存诚保真为富有,以清净无为为家业。至于尘世金银财宝,犹如石土视之。盖以所求者,先天之真宝,而尘世一切假宝,何足恋之。学道者若有些儿贪财谋利之心,便碍大道。虽修行人,此身未离尘世,不能全废世财,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即遇自然之财,还当审其来历,可取方取,可弃则弃。所谓以义为利,外虽取而心未尝取,何碍于取。昔孔子周游列国,孟子游食诸候,未尝不受诸候之赆馈 ,皆出自然,非强求也。即我长春祖师,始而粒米文钱不敢妄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受人之所不能受,忍人之所不能忍,及至苦尽甜来,否极生泰,为宋金元诸帝之隆宠,有赐未尝不受。然受之而祷雨救旱,禳灾扶国,与无修造宫观,大兴教门。皆用财得当,然亦是先积法财,而后借世财立功也。世间胡涂学人,不知急求法财,而只以世财为重。哄骗十方,为衣为食,挪账累债,又一功不行,一德不积,来生与人填还。求其为人尚不可必,何敢望仙?更有一等造孽头,指东化西,拐骗善信,不做一件好事。赌博闹酒,每因几文钱,轻则口角争吵,重则打架横行。又有一等假道学,口道德而心盗蹠,装模作样,俨然神仙。一见钱财,便露马脚,争论多寡,不顾廉耻。吾尝谓性命不如二百钱,诚然也。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财利关口打通,不可见利忘义,心生贪图。须知的堆金积玉,买不得生死,财多累多,利多害多。与其背道而亡,莫若守道而死,还有好处。否则利心重而道心轻,正不胜邪,妄想明道,难矣。
管理员
2023年5月16日 21:21
2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