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十二种》
《百字碑注》
《百字碑注》
《参同直指》
张紫阳真人读参同契文
参同契直指序
《参同契》经文直指(上篇叙以御政)
《参同契》经文直指(中篇引内养性)
《参同契》经文直指(下篇配以伏食)
《参同契笺注》
《参同契笺注》上篇
《参同契笺注》中篇
《参同契笺注》下篇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上篇
《参同契直指三相类》下篇
《象言破疑》
象言破疑卷上
象言說
順逆說
药物说
火候说
象言破疑卷下
破疑诗 七言绝句五十首
元牝真窍说
修真要诀
《悟真直指》
悟真篇原序
悟真篇后序
《悟真》直指卷一
《悟真》直指卷二
《悟真》直指卷三
《悟真》性宗直指卷四
《通关文》
色欲关
恩爱关
荣贵关
财利关
穷困关
色身关
傲气关
嫉妒关
暴燥关
口舌关
嗔恨关
人我关
冷热关
懒惰关
才智关
任性关
患难关
诡诈关
猜议关
悬虚关
妄想关
生死关
自满关
畏难关
轻慢关
懦弱关
不久关
暴弃关
累债关
高大关
妆饰关
假知关
阴恶关
贪酒关
怕苦关
不信关
无主关
速效关
粗心关
虚度关
退志关
夸扬关
幻景关
耻辱关
因果关
书魔关
着空关
执相关
闺丹关
炉火关
绝言歌
-
+
首页
懦弱关
中庸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至圣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悟真曰: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古经云:道不虚行,待人而行。此皆言修道必须勇猛精进,而不可懦弱懈怠也。夫人秉天地阴阳五行之正气而生,为万物之首。不论贵贤愚刚柔强弱,皆俱天地之全功,即可以载天地之大道。故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行焉。是在有志无志之间耳。有志,则柔弱者可变为刚强,刚强即可以渐登道岸。无志,则刚强者亦为柔弱,柔弱便不能超出苦海。所谓志者,刚决也、果断也。有此刚决果断之志,则世事不能染,恩爱不能牵,私欲不能起,名利不能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患难不能动。只知有道,不知有他;只知顾性命,不顾别事。一切身外之物,俱不能碍的。可以闻道,可以修道。无刚决果断之志,世事看不破,恩爱摆不脱,私欲扫不去。见富贵而动心,处贫贱而移志,遇患能而不受,日在假境而不识其假,身在苦海而不知其苦。纵有一时道心发现,刚气不振,旋生旋灭。前怕狼,后怕虎,又怕饿着,又怕冻着,又恐劳碌身体,又恐学道不成。耽误现在,推委不前,主意不定,懦弱畏缩。凭何而学道,凭何而闻道,凭何而行道?世间胡涂学人,虽名学道,并不象学道之人;妄想闻道,并不作想道之事。一日十二时中,何尝有一时在身心性命上着意?只是讲衣食、说是非、图热闹、争胜负。一举一动,与世人一般;或作或为,与俗人无异。 见有利处,钻头觅缝;遇行功处,藏身退步。苦中作乐,梦里行事。弄虚头浑身是刚,作正事四大无力。绝不思身穿道衣,头顶道巾,吃了十方脂膏,与自己作正经事,岂不是大便宜之事?而反懈怠不力,虚度岁月,挪匪累债,无功受禄,如何开消?况此修真之事,又不要你身躯出什么大力气,做什么莽活路。不过是心头一点长久念头,刚决志气,便能有造。释迦佛不是天上降下的,李老君不是地下长出的,孔夫子不是风中化成的。同人耳目,同人皮肉,皆系先尽人功,而后得证圣位。故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盖以圣贤仙佛,皆自人修而成。人人可以为圣贤,人人可以为仙佛。特患懦弱无能,不肯自立刚志耳。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懦弱关口打通。稳定柱杖子,发猛勇志,坚长久心,举步向前,单刀直入。时时刻刻在性命上留心,行行步步在道理上穷究。不知而必强求知,不明而必苦力明。如遇明师,只是一味诚心去参学。亦不妄想口诀,亦不急问心传。就是教苦即去苦,教死亦要死,教饿亦要饿。至于打骂磋磨,通皆喜受,绝无一点嗔恨,方能济事。特以受人之所不能受,始能得人之所不能得;苦人之所不能苦,始能知人之所不能知。否则,一味懦弱,刚气不振,便是无有力量,如何载的大道?妄想明道,难矣。
管理员
2023年5月16日 21:41
22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