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经名: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 升玄是妙觉之通名,步虚是神造之员极。升则证实不差,玄则冥同至德。步是通涉之名,虚是纵绝之称。又云章者,焕辉敞露,赞法体之滂流,乃有玄音才吐,而八表咸和,神韵再敷,则十华竞集。旋玄都以掷灵,蹑云纲而携契。信是怡神涤志之法场,解形隳心之妙处也,故言升玄步虚章。 又云太上说玄都玉京山经者。太上,圣人之假号,能说成法也。玉京,喻法体也。法本无言,亦无形相,今则假玄都名相说法,故有说玉京山及城台等经,是洞玄第三部灵宝第八卷。所以次空洞者,空洞即是诸天通赞,法体周圆,识古今之一揆,括粗妙以同徒,故次。此文太上通结述成,号大净法门之赞也。乃显缘教之大体,朗妙觉之同徒。故以法法尽是玉京,物物咸书道德。又云玉京,即法体玄同也。都,号也。同号三千大千世界为一玉京山,为此境界太上住处。又为人心神住处,故说之为教名,体教诲於心神。心神觉悟时名觉悟,迷时名迷,智时名智。敬使相称为人法,故说为经。经由津通义也。理因说解,说因理生。学者神悟,便以经为名。玉,净也。京,大也。说玄都为大净之理,故法体也。太上是人,玄都玉京是法,亦是境智。说境及境处,俱名为众宝,说智及智处,俱名为灵宝。故云说玄都玉京山经。 就此卷为四等。第一举玄都为道境,以建法体,依相以解教方,述结从理起用。第二示修行方法。第三列十颂以赞法体,结述从外入理之意。第四散掷广诵,法法皆正,以示得失流通。 太上曰:夫玄都玉京山,即说辞也。冠八方者,山有四面四维四垂,故有八方也。是天地境界,住处有列世界。比地形有上中下三玄都,山名亦曰三大环山。大环即冠,罗盖八方,诸天周尽在内。初下小玄都,即八方比世界八天下,为一世界,一环山笼裹之,重迭上数至一千,即为一小千世界,即四方安之。又一笼笼之,即为一中世界,重上数至千,即为一中千世界,又四方安之。更一笼笼之,即为一大千世界。重上数至千,即一冠笼山。总望中下,名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也。此即冠八方法罗天。以七宝为体,亦名宝聚,故曰玉京。此以寄相,明解美之高妙,以目灵宝法体,周观洞虚,故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说山名,非树说也,以树为体,亦名道树。唯一株枝叶罗覆,敷布皆周,故云法罗天也。即大道君治化行坐之处,法界处,道场处,安神处,说法处。非离真而立,处处即真也。遍世间无有一处是空闲,三毒四到,灵津法海,六情五阴。玉京山高仙之玄都,万圣同会,亦大道君圣人也。今万物以为己体者,其唯圣人乎。故云法大圣。天尊帝王、高仙上真,各持斋奉法,宗太上於此也。斋者,洗心曰斋。日,时也。亦以心净觉照为日时也。并我净则无所不净也。夫号太上玄都,即其义也。烧自然旃檀,反生灵香,即神香也。境界,净也。飞仙散华,一切法为华也。旋绕周歌空洞灵章也。诸天奏百千众音乱会也。此盖妙说,皆灵觉法体中事,但凭文自了。 山有十号,号法体。既有十名,一义耳。 一名盖天首山。其山法性真空,罗於今古,为万物之元首也,故曰天首。 二名弥玄上山。其山无边可寻,无上无下可至,故曰弥玄。 三名罗玄洞虚山。其山无所不在,所在皆无,故曰罗玄。 四名高上真元山。其山为万圣宗会,故曰高上。 五名众宝幽劫刃山。其山法法是宝,深浅并见,故曰众宝。 六名无色大觉山。其山妙觉无相,故曰无色。 七名周观洞玄山。其山大明无际,故曰周观。 八名景华太真山。其山一体,华光液液,故曰景华。 九名不思议山。其山真空,非思虑所到,故曰不思议。 十名太玄都玉京太上山。其山人法不二,以净为体,故曰太玄。 山者,身也,亦太上身也。然知此名下旨,自与法同,名体俱合,故入仙录也。 七宝华叶山树境界,枝条茎叶,土石台观,皆是七宝,华叶皆是上清三洞道德等经,文字章解,俱三十六部经。兆能餐食,自成金华仙人。劝令咽味灵宝清觞,境随心爽,大地犹成七宝玄经。山林草石,皆有智慧,能宣宝法,何处应非玉京。洞玄步虚咏,此题下即味七宝华叶法也。心通玄道,神咏步虚,游履经法。学者神悟,曰经也,观随声游,故曰咏也。稽首礼者,稽首有三,如常解。今此中既是咽味吟咏之旨,宜从心叶解释也。 #### 太上洞玄步虚经咏 第一 稽首礼太上,烧香归虚元。流明随我回,法轮亦三周。玄元四大兴,灵庆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啸歌观太漠,天乐适我娱。齐馨无上德,下仙不与俦。妙相明玄觉,诜诜巡虚游。 (稽首礼太上。稽,开也。首,心也。礼,体也。开心体,令太上智慧火烧身相皆尽净。烧香归虚无者。烧,消灭也,消灭众相,香净自归虚无也。虚无非归於太上,太上自归之,故云。流明随我回。我者,我即成太上,法轮亦三周,以此合太上,即转三法轮周竟。玄元四大兴。玄元遂也。我之四大隆盛,与玄道合常也。灵庆及王侯。灵智庆合,可以养亲,可以适君,可以利物,故及王侯也。故七祖生天堂,煌煌景敷也。啸歌观太漠。歌咏灵智之音也。一音罗罩,观於太漠之道,道合之欢,自然合天乐,天乐适我娱也。齐馨无上德。馨,受也。七祖及君人,同我受无上德也,非下仙之俦类故也。妙想合众妙,无事故玄觉也。诜诜,济济,众美巡虚而逍遥游也。) 第二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吟咏帝一尊,百关自调理。俯命八海童,仰携高仙子。诸天散香花,萧然灵风起。宿愿定命根,故致标高拟。懽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旋行蹑云纲。旋虚而行。行,忘也。足蹑法云之纲纪,乘虚步玄纪也。吟咏,通性也。性通则帝一尊自合我身,百关全而归之。百关,身骨百节也,调适自合至理也。俯命八海童。会万物以为己体,故八方性海,一婴童也。童,无心也。天人所仰赖,仰携高仙子也。诸天散香花。天上地下,散真法华也。境随心爽,玉书应境生也。萧然灵风起。萧然者,灵觉之风,萧萧然起也。宿愿定命根。无量劫来,宿集之愿,灵智无边,誓愿解悟,如此则命根久定,今当受之。故致标高拟。高拟,今得之也。今得太上在我心前,道果无边,誓愿得遂,故懽乐合常继之。万劫犹未始。解常也。) 第三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岧岧天宝台,光明焰流日。炜烨玉华林,蒨璨耀朱实。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金光散紫微,窈窕玄都逸。 (嵯峨玄都山。说境净法体嵯峨,玄道都会法山也。十方宗皇一。皇一,智净之心尊也。悟则识摄包十方玄都,同宗归皇一之尊也。岧岧天宝台。会万物为己身也。境智一照,光明焰流日也。日月之光翳然无用,日光度也。下释云炜烨玉林华,蒨粲曜朱实,是也。常念餐元精。却述习观时也。元精,灵智也。日观练爽易死炁,故根形质遂成金光法体,散焕我身,生紫微之宅,窈窕在玄都舍游逸。后人改为大乘者,愚之极也。乘是运载之趣向也,玄都是至道室宅之极场也。以趣向信仰至之,如人行时,劳逸殊极也。) 第四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宿命积福庆,闻经若至亲。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飞行淩太虚,提携高上人。 (俯仰存太上。此中诸章,各别立观门,餐味吟咏之习门。习门异者,颂云景悟归宗一是也。章章自断,不相涉也。今俯仰存太上者。存,心也。形行有俯仰,心行有存想,行心得神妙,妙想自摄,形从神也。存神顺太上而动,太上从神而行,故俯仰之身等太上,太上从神而归我,故华景秀丹田也。左顾下举郁仪结璘等,从觉智所携摄。六度所冠盖,盖为梵行,故道德随日新而成也。宿命积福庆者。述能如上行者,即是宿习来久,今则尊重,行至不退。闻经如至亲。积福应也。至亲父母,如人久离父母,忽见之意也。经为法母,道为法父,遇之则忻适尊重而行有宿命。天挺超世才。故乐诵希微之二篇也。无声曰希,无形曰微。若无宿习系持业力,故不信经,闻知不闻。纵使行之,少时即退,无制持力也。冲虚太和炁。述正观习也。冲,心也。心得冲虚太和之妙炁,吐纳流照,霞津灌我身也。亦名胎息。如胎之定,如息无心,虚而安养,静百关也。静则寥寂其心,了了明照,究三界之便门也。泥丸,无为也,无为洞明於内,光景明照於外,真常盛明之道,故遂成金华仙也。自然使魔王尊敬而受事,故能朝会於诸天。皆从斋戒起。却述初因宿习积万善於旷劫,荡元始之遗尘,故得身等法界,飞行淩太虚也。摄会粗妙,提携高上人也。) 第五 控辔适十方,旋憩玄景阿。仰观劫仞台,俯盼紫云罗。逍遥太上京,相与坐莲花。积学为真人,恬然荣卫和。永享无期寿,万椿奚足多。 (控辔适十方。控身辔心也,即以身从心而净,心辔身而行,乘之而适十方周遍,故旋憩止息,坐玄道之景,阿房之中,仰观身心坐劫仞之台,俯视回明,为紫云之所。罗盖紫云,灵智极法,法云之色也。坐之而逍遥,处太上玉京之场也。圣友俱会,相与坐莲华也。积学为真人。却述宿习来久,而今故得。恬然荣卫和。荣卫之法,实智和恬,胃府内和明也。永得享受无穷无竟之寿,非万椿何足比,故奚足多也。) 第六 大道师玄寂,升仙友无英。公子度灵符,太一捧洞章。舍利曜金姿,龙驾欻来迎。天尊盼云舆,飘飘乘虚翔。香花若飞雪,氛霭茂玄梁。头脑礼金阙,携手遨玉京。 (大道师玄寂。求大道者,宜用玄寂之境为师,师寂境於外,得无为於内,寂境即是无为,无为即是寂境,此得大道也,此即寂境为师也。故升仙友无英。既与无英为友,灵符自转在我也。无英公子,天真号也。太乙帝君以洞章奉我也。洞章,天中音也。舍利,骨也。洞章灌我骨相,骨相成金容之姿也。龙驾欻然,空中来迎,纵辔而游,天尊携盻於我,云舆飘飘,与我乘虚而同翔也。香华亘空界,如飞雪氛氛,晻蔼茂美,玄道之高梁。头脑礼在金阙内,天尊携提执手,遨游坐玉京也。) 第七 骞树玄景园,焕烂七宝林。天兽三百名,狮子巨万寻。飞龙踯躅鸣,神凤应节吟。灵风扇奇花,清香散人衿。自无高仙才,焉能耽此心。 (骞树玄景园。景随心净,故景成七宝骞树,今即说景之妙,亦是心妙,乃设心智而说景,故云玄景园。妙心照圆净之景,宝成七宝骞树,法界之园囿,故云焕烂七宝林。天兽三百名。自然法兽现於色像,为法王狮子自在,故有狮子之名。三百名及巨万寻者,皆趣举员数耳。至於名实无数,体大无穷也。下列飞龙神凤,皆天兽别名也。灵凤扇下,即说妙智也。灵智朗净,威风奇势,扇万景而成光净之法,香华散人衿於境界也。下文解出自无有高仙大圣之才智,焉能有耽玩如此之心也。) 第八 严我九龙驾,乘虚以逍遥。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众仙诵洞经,太上唱清谣。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五苦一时迸,八难顺经寥。妙哉灵宝囿,兴此大法桥。 (严我九龙驾。严我者,以灵宝正智严装洗饰我五根四心,即成六通三明,以坦众粗之夷涂,故九龙驾也。故云乘虚以逍遥。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乘顺会万物为一体,众仙太上尊师良友不期自会,尽唱诵空洞谣歌而成教也。故云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紫霄景界色悉成经,故五苦之在一时,随经迸散,亦成经也。八难亦然。故云妙哉灵宝囿,兴此大法桥。) 第九 天真帝一宫,霭霭冠耀灵。流焕法轮纲,旋空入无形。虚皇抚云璈,众真诵洞经。高仙拱手赞,弥劫保利贞。 (天真帝一宫。宫,身也。体自然之道,故为天真自处,真帝至一之宅。宅,帝一宅也。蔼蔼之体,周冠曜灵也。身之法体,流光焕烂,为法桥纲纪也。轮转合虚无,大道旋空入无形也。虚皇众真,欻然而至,为大师友,抚云璈而歌,齐诵洞经而成於我也。高仙敛手赞庆成也。弥劫保利贞。合常也。) 第十 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长斋会玄都,鸣玉扣琼钟。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宝盖罗太上,真人把芙蓉。散华陈我愿,握节征魔王。法鼓会群仙,灵唱靡不同。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 (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体洽於至真,故能无物而不乘,无形而不载,故无所待也。时或辔飞龙也。长斋洗心既净,自然玄会於玄都。鸣玉扣琼钟者。有召其法鼓,自然鸣也。十华下即众圣应而会集也。吐紫烟自成自然宫观也。宝益者,法冠。盖以会太上自有无量真仙把芙蓉法华幢,盖供养空生也,皆散法智之华,陈列成我宿愿,宿愿成智慧无边誓愿,解今陈其愿得遂也。握节征魔王。亦遂愿断事也。法鼓者,即法智之鼓,摄会群神。灵唱靡不同也。故有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内明则外用,故内思自通,希微也。)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竟
管理员
2023年5月21日 09:55
28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