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古《灵宝经》之一。原本一卷。《正统道藏》分作四种经书,即《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洞玄部本文类);《太上玄一真人说劝诚法轮妙经》(洞玄部本文类);《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诫经》(洞玄部戒律类);《太上玄一真人说妙通转神入定经》(洞玄部本文类)。今合并为一。参校本:敦煌S.1005+S.1906、CH.77X6V、P.4618、P.2426、P.2842V号抄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 太上高玄太极三官法师玄一真人说《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诚法轮妙经》,旧文藏於太上六合玄台。典经皆龙华玉女、金晨玉童,散华烧香,侍卫灵文,依科四万劫一传,太上有命,使付太极左仙公也。 太极左仙公於天台山静斋拔罪,烧香忏谢,思真念道。一百日中,神明仿@,於空玄之上,云景伟烁,若存若亡,或分或集,曲映斋堂,仙公自觉苦彻遐感天真,於是研思玄业,志励殊勤。斋未一年,遂致感通上圣垂降,曲盻幽房,以元正之月庚寅日夜,忽有飞云丹霄八景玉舆,宝盖洞曜,流焕太无,烧香散华,浮空而来。千乘万骑,天真炜烁,不可称焉。龙飞鸾呜,凤翔翩翩,狮子白鹤,啸歌邕邕,仙童玉女,各数千万人,手把命魔之节,十绝华旛,结驷鳞骑,蓊郁灵轩,一时之顷,天真并下。第一自称太上玄一第一真人郁罗翘,第二自称太上玄一第二真人光妙音,第三自称太上玄一第三真人真定光。三真并集,皆项有圆光,映照十方,悉各坐金状锦席,左右侍官,皆把华旛,燔百和名香,擎立空青之案,八色之巾。请《真一劝戒法轮妙经》,飞文锦帐、七宝缨络,玄覆经上,灵真炜灿於绝空之中。於是仙公稽首作礼,天尊妙重,未敢自陈,唯心欢神畅,伏听戒言。 太上玄一真人郁罗翘告太极左仙公曰:子积劫念行,损身救物,开度有生,惠逮草木,托身林阜,守情忍色,恭礼师宗,存弗厌极,苦志笃厉,乃有至德,致紫兰台金阙上清宫有琼文紫字,功德巍巍,行合上仙。太上命太极真人徐来勒,保汝为三洞大法师。今复命我来为子作第一度师,子可复坐,我当告子开度法轮劝戒要诀,使子知有宿命,先身罪福,致今之报,於是说之。子将无欲闻之乎。能奉之者,便当静听。 太上玄一第二真人光妙音告左仙公曰:子转轮生死,与善结缘,历劫积稔,代代不休,弃荣委禄,投身幽阜,饥寒脸墟,念道不言,钦仰师宝,恒如对神,仁和心柔,坐起欣欣,长斋苦思,时不亏间,精感遐彻,故名标上清。太上命我为子第二度师,当具告子三涂五苦生死命根劝戒要诀,使子知魂神苦痛,所从而来。欲闻之不乎。吾当为子说之,子当奉之焉。 太上玄一第三真人真定光告左仙公曰:子七世有惠,割口救穷,仁及鸟兽,福流后代,润洒子身。子又积勤,躬奉师宝,寒不思裘,饥不爽口,艰苦林岫,注心不替,紫藏纳真,项生奇光。致高上曲降,锡加仙卿,以酬昔德,岂不巍巍乎。太上今命我为子第三度师,今当告子无量妙通转神入定劝戒要诀,子欲宗之不乎。吾当说之,子闭口修之焉。。 太上玄一真人曰:夫天地建立,元始分判,阴阳开化,五行列位。无上无下,无天无地,无大无小,无色之内,无形之外,皆禀受空洞,以气为宗。宗生於始,始生於元,元生於玄,三生万物。莫不相承,纲维八极,致天地长存。众真高仙,十方已得道四方无极世界尘沙而来真人,从无数劫来,莫不有师,皆从师奉受上清三洞宝经,而得为高仙上圣、十方导师也。师者,宝也。为学无师,道则不成,非师不行,非师不生,非师不度,非师不仙,故师,我父也。子不爱师,道则不降,魔坏尔身,八景龙舆,焉可得驭,太极玉阙,焉可得登。儒教则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以师训文学之士,尚复承师以致明达。况子今学上清之道,希求升腾,永享无量之福乎。慢师行道,求肉飞之举,谓投之夜光,失尔一往也。但子积劫勤尚,展转不倦,功满德就,琼文紫字,列於玄台,位登太极仙公之任。而三师不备,劝戒未充,於格未得便登太极之宫也。太上以子宿勋高重,故命我等为子三师,度子要诀,以成子道。使子速得飞腾三界,游乎上清,身诣金阙,受号仙公也。仙公唯唯,伏受诲命,惟愿天尊哀而矜愍,今为说之,即奉之焉。 太上玄一真人曰:《太上真一劝诚法轮妙经》,九天有命,皆四万劫一出。太上虚皇,昔传太上大道君,道君传太微天帝君,天帝君传后圣金阙上帝君,令付仙卿仙公仙王已成真人,不传中仙及五岳诸仙人也。自无玄名帝图,录字三清太极玉文,自非仙公之质,不得参闻。此经高妙,太上所重,藏之六合紫房之内,仙童仙女恒宝秘侍真。有盻其篇目,庆延七祖,死魂生天,福覆一宗,门户隆盛,世出贤明。修之致云舆龙驾,白日飞行。轻泄漏慢,谤毁圣文,考罚尔身,罪福报对,明慎之焉。 太上玄一真人告仙公曰:吾昔受太上无极大道君《真一劝戒法轮妙经》。修行奉师,一日六时烧香,朝礼旋行。皆先朝我师,心存目想,见师如经,我无有师,经则不见。既得见经,师便在前,抱饥忍渴,随师东西,我受师训,切励备经,痛如刀割,克如毒锥,俛仰伏事,恒不敢亏,痛不敢辞,毒不敢言,如此经历四亿万年,真道得成,位登太上玄一真人。今复被师命,为子作三度法师。子能如我不。若能如我者,我当为子说经。 仙公稽首礼谢,上告太上玄一真人三度法师曰:弟子有幸,得仰对天颜,加以师训,复教以要言,无量之分,岂微言所陈。自顾禀植因缘,得生法门,少好上道,仰希神仙,长斋幽阜,心想上圣,不悟天尊,窥盻幽谷,降教真道,自惟暗昧,愧所不胜。然推前自期,誓心三光,躬宗师训,不敢有亏,弥纶万劫,情无退转,尊奉法教,唯师是从。永愿哀愍,觉所未悟,启训幽深,说法演诫,以见拔赎,伏听命旨,誓奉之焉●。 ●按以上数段文字,系原经序文。明《道藏》误将此单行为一书。今与其余三篇合并。
管理员
2023年5月21日 10:39
309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