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灵宝经目着录未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极真人曰:太上灵宝飞行三界隐存上道,能长斋修行,百日之中,诸疾皆除,颜色光明,白发复黑,齿堕更生。行之二百日,髓满骨填,肠化为筋,瘢炙灭去,拘蹇屈伸,喑痾盲聋,能令见闻。行之三百日,出入无间,役使鬼神,腾身虚空,足蹑浮云,恣意所行,去彼昆仑。行之三年,得道成真,游宴八极,骖驾麒麟,白虎援据,青龙掩尘。行之五年,招游三界,位登仙王。兹言之妙,道由人弘,岂其游说,寔皇存弘之,道存人亡。大哉,太上灵宝之韫囿乎。 太极真人曰:灵宝太真景阳丹阳感阳登天玉符,太上秘之玉京山金阙上宫。非有仙相,位应为仙王、仙公、仙卿者不传。子若遇之,将宿命玄会,已标名上清,赍信告盟而受也。 太极真人曰:师弟子先各斋三十日,又对斋三日,每令恶尽,推求虚灵,亦当有感於当时,然后书符佩服而行事焉。 太极真人曰:服食炼炁吐纳精,存神静默带太真。 太极真人曰:入室三七见真灵,变化立亡易短长,移源塞流服景阳。 太极真人曰:水炼八石定黄金,煎沙腾奏吞丹阴。 太极真人曰:思心神道存仙游,期迹希想服感阳。 太极真人曰:符虚渺茫望明岳,愿仰看云思天泽,欲升云虚衔登天。 太极真人曰:道成尽佩凌华岳,上造天阶乃顿服。服食炼炁吐纳精,存神静默带太真,入室三七见真灵。 灵宝太真阴 太极真人曰:法用玉囊,请佩之,不得履秽。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之日,入斋堂,东向叩齿,心存曰:苍林玄象,流水如何,炎火周身,安能知他,道来归我,冲炁自和。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癸酉、癸未、癸巳、癸丑、癸亥、癸卯之日,入斋堂,北向叩齿,心存曰:愿睹天镜,玄滋玉池,还白使黑,常为婴儿,神来归我,五藏相随。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酉、辛亥之日,入斋堂,西向叩齿,心存曰:本子本子,白云本起,〔白云本起,〕雾合万里,愿灵来归,留与我使,反覆本运,终而复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之日,入斋堂,南向叩齿,心存曰:朱雀丹池,天海地河,愿得不死,饮食至和,寿均二仪,所期万多。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之日,入斋堂,东向安外,平枕叩齿,心存曰:天道天道,愿得不老,寿比中黄,升日常蚤,愿延其命,与道长久。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夫六甲之日,魄游玄宫,当此之日,念於心中有一神人,被服白光,状如玉女。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夫六癸之日,魂在膀胱,伏念肾中神人朱光,形象玉童。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夫人有五心,其要最密,一名五门子。常念心中若一人,主神仙之元,左手太初,右手太素,左足为朝,右足为暮,皆有赤炁。名曰元公,此是五帝之舍。肺为石室,肝为兰台,心印金,肾印银。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立春之日清斋,东向咒曰: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食朝华。朝华在唇表,因三咽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立夏之日清斋,南向咒曰: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丹池在唇内,因三咽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四季之月清斋,向王咒曰:中央黄野,昂昂太山,服食元气,饮以醴泉。醴泉在舌上悬膺,因三咽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立秋之日清斋,向西咒曰: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灵液在齿上,因三咽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立冬之日清斋,北向咒曰: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玉饴在舌下,因三咽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夜半,上思丹池神水、白云五色炁,出来入玄门,下通肾中三道,上行径入绛宫,浮游华盖,还入泥丸。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以月朔日、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甲午、丙午、戊午日,平日一至日中,向日披发,偃卧暝目,心存视日若太阳,还归绛宫,与我合德,俱养绛宫。於是因念心中有玄盖,盖下有日,日中有一人,名曰太乙玉女,小童之身,赤炁周行,绕日三十周,至日中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食日之精,常思心中正赤如日,赤炁四布,遍一身体。思念心中有日,日中有玄盖,盖下有三人,左为太初元先,右为太乙南极元阳,中为赤子小 童,左为玉女老子夫人,常持金盘玉椀,神酒饮我,神丹芝草食之,久久六丁神来到。常以平旦行之,至日中而止。太玄神上入泥丸,赤炁头中脑,径入口中,绕口九周止,赤炁下入绛宫,径至丹田赤炁,与之合并。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食月之精。常念玄光玉女来出神水上正立,白炁在神龟上止,戴大明星,光照身体。夜半行之,至日中止。入於太渊,与太乙合符,灵复来下,人定时,入於弱水中,上昆仑山上,夜半复沐浴丹池中,元炁平行,上神龟上呼吸,名曰元一。晦朔望日时,亦存之,常念肾间有大神龟,文彩五色,状如总丝,上有玄光,下有神水,肾间白炁绕身一周,左日右月,次於上元。常以晦朔八节之日,咒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十二大夫皆言,如灵宝大法科令。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食斗之精。常念脾中黄炁,上有北斗七星,黄神玄女,形长三寸,上思北斗太清七星,黄炁入我口中,下匝一身,混沌合并。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食星之精,太极中央明星之精。常念绛宫小童赤如日,三人并立,太乙赤炁上升泥丸。因念额三星,大如鸡子赤如日,赤炁入日与神连,黄精入口至太玄。常以甲午、丙午日,日中时。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夜半,上思太极斗中有八星,八魁正圆,中有赤衣人,文彩五色,即吾身也。因念绛宫太一小童子,咒曰:三景弟子小兆某,好道长生,上游三界,凯旋已成。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之日,平旦正束向,坐斋堂中,念我身正青肝神老君,青炁上与天连,太清元炁下入身中,思行某炁,周遍一体,至日出后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之日,禺中之时,入斋堂俯心,因念心中太一小童,赤如日,一身正赤炁,上与天连。赤炁下入身中,思行赤炁周遍一身,至日中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之日,食时,入斋堂俯心,因念脾中黄炁上与天连,中黄炁下入身中,思行黄炁周遍一身,至日西时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之中晡时,入斋堂俯心,因念肺神太和正白白炁上与天连,太始元炁下入身中,思行白炁周遍一身,至日入时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癸丑、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亥之日,人定之时,入斋堂俯心,因念弱水黑炁郁勃上与天连,太玄元炁下入身中,思行元炁周遍一身,至夜半时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当行泥丸。常念头中紫云出如紫盖,布之稍稍大,弥於天际,翩翩紫盖,炁径入太极中。念绛宫小童、太一玉女凡三人,紫盖下坐,持玉盘,金杯酌酒,神丹、芝草食之。常存不老,上游三界,仙皇斋考。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太极三皇。常念额上有北斗,斗上有三星,状如连珠,大中鸡子,混沌三色。黄精入口,下至绛宫紫房丹田中。精炁正赤,上入目中,九十息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太清之道。常以甲子之日平旦之时,入斋堂静思心中赤炁从口出,击齿上根,翩翩绵绵。五色青黄径入太清中华盖中,九十息止。常以平明行之至日中止,常念耳中各有一人焉。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太初。常以月一日、三日、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甲午、丙午、戊午日,平日一入斋堂,东向日,至日中正南坐。亦可被发俯心,咒曰:太一小童玉女,常居绛宫。瞑目念心中赤炁,上与日精同光,日精赤炁来下,入鼻口中,咽之三九而止。又咒曰:日君太阳,神乎神乎。还归绛宫,与我合德。俱养绛宫小童。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月七日、八日、庚申、戊申之日,晡时,食肺之精,入斋堂,念肺中白炁来上,出至口中,咽之三七。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甲子、癸亥、晦朔望日,夜半时入斋堂,思肾间白炁,从两肾孔中出云,上游华盖,径入泥丸,下入涌泉,周遍一身。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老君。常以甲子、甲寅、壬子、壬寅、丙子、丙寅之日,平旦之时入斋堂,念肝炁正青,从泥丸上出,径入太清。太清元炁下入其身,思行青炁周遍一身,至食时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之日,入斋堂,念脾中黄炁人正立,形长三寸,黄炁上升,径入中极北辰星中。辰星中黄炁下入体中。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以甲子、甲午、晦朔之日,夜半之时,入斋堂,念丹田着脐,方圆六寸,正赤如日。元阳五童炁若怒云,左青,右白,黄炁在中,中有赤人长九分。白炁覆之,赤炁绕之,黑炁复周其表,内见其人,精通绛宫。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明堂之道。以鸡鸣、食时、日西之时,入斋堂,日三为之。因念太仓胃脘中,正白如膏,黄炁郁勃填满。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之道,当行中极。常以八节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腊正、除夕,人定时,入斋堂北向高座,礼三宝十方。先北方,次东方,次南方,次西方,次西北方,次上方,次东 北方,次东南方,次下方,次西南方,方一拜。次又礼大圣众,四方,方三拜,回旋都毕。言曰:三景弟子某甲,少好大道,愿得长生,今日愿太一北君、司命、司录削去某死籍,更着长生录籍。於是因卧念五城十二楼,十二大夫在中央,衣朱衣,河水流通,分布四肢。又咒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简,更着长生神仙玉籍。度名青箓,於今必获迈迹三界,遨游九外。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先行江河。常念怒云郁勃,徘徊为江河,大肠为江,小肠为河,胞为弱水,人生之根,玉水玄妙,江河至神。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元炁。常以癸亥、甲子、晦朔之日,夜半时,下思弱水怒云纷纷,上出肾间,白炁并合上行,经历五宫,上入泥丸,下入涌泉,周遍身体,因念玄光玉女正从中道来上,上戴明星上行,身中皆明,元炁四布,至鸡鸣毕。 太极真人曰:当行易益之道。当以甲子、癸亥、八节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夜半之时,入斋堂,念弱水中元炁郁郁漂漂,出上华盖,云行雨施,周遍一身。於是便因念太一小童玉女,凡三人,紫房道君下灌丹田,玉池青水,上生华光。乃念太清元炁纷纷如云雾,来下入身中,郁郁如云入山,万世常存。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门户。常以月朔一日至十五日,入斋堂静思,手十指为门户,元炁径注至十指,皆热。魂从中出,引使来还,九十息止。从十六日至月晦思之,十指元炁下至足十指,皆热,九息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行玄化。常以癸亥之日,人定之时,入斋堂下,念玄太文中倒住人,方长七寸,思行玄卯乾燥如黄,因复念玄来正黑,行引其色,润泽有光,至夜半止。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当思日中黄精赤炁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止。止便咒曰:日帝君,月夫人,神乎神乎,还归绛宫,俱养小童,太一玉女,无离其宫。凡三咒文,思肺中白炁来上至口中,咽之三七而止。又咒曰:鸿达得道,太白子期,与我合德,长生不死。三过毕。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当思心中有十二芝茎,正赤玉色,上与肺连,名曰思箭。以意把之,太一引怒,心中正圆,名曰威喜。此乃天神太一、道太一。常存守百思,可精念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当思心赤炁下行,与肾相连。常念肾间白炁上入心中,心中赤炁下行入肾,间中有白炁上行,万世不绝,名曰阴阳元炁也。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当存太一紫绶金印,带玉华符。印名威喜,天帝信玺。凡有七人带剑持符,行在前,止在后,坐在左,卧在右,恒念存之。 太极真人曰: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常当行中极。存脾上黄人,形长三寸,两手中各有一黄人,黄炁上通天,下入身体,即见其神,便咒曰:黄裳子,黄裳子,黄庭真人在吾己,为我取醴酒肥脯、神仙芝草、诸可饮食者。便引咽之,三五而毕。 太极真人曰:太上灵宝隐游飞行三界上道,非有真,莫能求,非有道,不能学。若精修五年,克得超游三界,上登玉京,盖三洞之至妙,道冠众经矣。修之者,宜淡泊其心,外累都尽。如其不尔,虽复积之於年稔,亦不能有所得,徒劳天年以游视,不亦哀哉。 太极真人曰:传授盟信,如五称旧科,玉诀要言。但别赍上金三两、本 命纹缯随年尺丈。子能勤学,克为太上之宾,游盻金阙,高仙列位。可不勖哉。可不勤哉。 太极真人曰:若违盟而妄传,又不依年限、及不盟而传妄为,罪及七祖链蒙山之石,填积夜之河,万劫不原,己身亦殒,仙何可期乎明慎之焉。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管理员
2023年5月21日 15:12
275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