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言修行观慧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尔时太上道君於三元宫中大会说法,众内有一真人名曰仪可,则智力无畏,从座而起,雅步前跪,谘论请诀:不审一切诸法,从何而生。既得生已,云何观行而得成道。作是语已,俨然而立。 太上道君抚几微笑曰:夫三界诸法,皆从道生,若欲求道,当修观慧。观慧增益,渐至常道。常道无边,行亦非一。子欲知之,当一心听,有数十事,不可称量。何谓为数十事。一者智慧远身行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远身行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远身行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远身行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远身行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远身行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波身行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远身行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远身行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远身行法,不可称量。是为十种远身行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离口过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离口过法。一者智慧离口过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离口过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离口过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离口过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离口过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离口过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离口过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离口过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离口过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离口过法,不可称量。是为十种离口过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除恶想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除恶想法。一者智慧除恶想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除恶想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除恶想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除恶想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除恶想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除恶想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除恶想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除恶想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除恶想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除恶想法,不可称量。是为十种除恶想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拔逮根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拔逮根法。一者智慧拔逮根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拔逮根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拔逮根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拔逮根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拔逮根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拔逮根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拔逮根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拔逮根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拔逮根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拔逮根法,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拔逮根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绝声色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绝声色法。一者智慧绝声色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绝声色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绝声色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绝声色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绝声色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绝声色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绝声色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绝声色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绝声色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绝声色法,不可称量。是为十种饱声色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俭爱欲法,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检爱欲法。一者智慧俭爱欲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俭爱欲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俭爱欲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俭爱欲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俭爱欲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俭爱欲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俭爱欲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俭爱欲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俭爱欲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俭爱欲法,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俭爱欲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放玩习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放玩习法。一者智慧放玩习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放玩习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放玩习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放玩习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放玩习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放玩习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放玩习法,不可称量。八者市饰身放玩习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放玩习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放玩习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放玩习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洗垢秽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洗垢秽法。一者智慧洗垢秽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洗垢秽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洗垢秽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洗垢秽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洗垢秽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洗垢秽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洗垢秽法,不可称量。八者市饰身洗垢秽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洗垢秽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洗垢秽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洗垢秽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无昏惑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无昏惑法。一者智慧无昏惑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无昏惑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昏惑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无昏惑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无昏惑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无昏惑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昏惑法,不可称量。八者市饰身无昏惑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无昏惑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无昏惑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无昏惑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淫想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淫想法。一者智慧不淫想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淫想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淫想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淫想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淫想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淫想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淫想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淫想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淫想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淫想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淫想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疑空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疑空法。一者智慧不疑空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疑空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疑空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疑空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疑空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疑空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疑空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疑空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疑空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疑空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疑空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平好丑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平好丑法。一者智慧平好丑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平好丑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平好丑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平好丑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平好丑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平好丑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平好丑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平好丑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平好丑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平好丑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平好丑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邪还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邪还法。一者智慧不邪还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邪还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邪还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邪还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邪还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邪还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邪还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邪还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邪还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邪还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邪还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常住无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常住无法。一者智慧常住无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常住无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常住无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常住无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常住无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常住无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常住无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常住无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常住无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常住无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常住无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绝心想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绝心想法。一者智慧绝心想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绝心想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绝心想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绝心想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绝心想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绝心想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绝心想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绝心想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绝心想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绝心想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绝心想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习悉意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习悉意法。一者智慧习悉意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习悉意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习悉意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习悉意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习悉意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习悉意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习悉意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习悉意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习悉意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习悉意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习悉意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善防言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善防言法。一者智慧善防言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善防言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善防言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善防言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善防言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善防言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善防言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善防言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善防言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善防言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善防言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乱转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乱转法。一者智慧不乱转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乱转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乱转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乱转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乱转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乱转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乱转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乱转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乱转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乱转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乱转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悟念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悟念法。一者智慧不悟念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悟念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悟念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悟念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悟念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悟念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悟念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悟念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悟念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悟念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悟念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彼念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彼念法。一者智慧不彼念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彼念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彼念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彼念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彼念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彼念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彼念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彼念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彼念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彼念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彼念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悠想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悠想法。一者智慧不悠想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悠想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悠想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悠想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悠想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悠想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悠想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悠想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悠想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悠想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悠想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无常定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无常定法。一者智慧无常定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无常定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常定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无常定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无常定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无常定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常定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无常定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无常定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无常定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无常定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无常的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无常的法。一者智慧无常的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无常的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常的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无常的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无常的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无常的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常的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无常的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无常的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无常的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无常的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无常顾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无常顾法。一者智慧无常顾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无常顾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常顾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无常顾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无常顾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无常顾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常顾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无常顾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无常顾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无常顾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无常顾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不追怀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不追怀法。一者智慧不追怀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不追怀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追怀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不追怀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不追怀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不追怀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追怀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不追怀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不追怀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不追怀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不追怀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无犹豫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无犹豫法。一者智慧无犹豫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无犹豫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犹豫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无犹豫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无犹豫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无犹豫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犹豫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无犹豫法,不可称量。九者遣情无犹豫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无犹豫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无犹豫法。 太上曰:复有十种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何等为十种忍不可忍法。一者智慧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二者慈悲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四者行功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五者修心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六者善业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八者饰身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九者遗情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十者普心忍不可忍法,不可称量。是谓十种忍不可忍法。 道言:夫洞玄经者,盖天地之源,道德之宗,上圣所尊贵,鬼神所畏伏。其高则出九天之上,其深则通九地之下。千变万化,道尽於此。若复有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心无懈怠,即得生无量智慧,增无量善因,灭无量业障,消无量烦恼,延无量寿算,长无量福田。世世欢荣,生生快乐。恒须恭敬,抄写流传,利益众生,是为无量,真人闻说,信受奉行。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管理员
2023年5月21日 16:19
315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