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道人家)
三洞真经
洞真上清经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四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宝箓
北斗九皇隐讳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上洞房内经注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七圣玄纪经
真诰
登真隐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握中诀
上清修行秘诀(拟)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洞真解过诀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紫文行事决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仙府琼林经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金房度命绿字回年三华宝曜内真上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经秘诀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上清诸真章颂
高上玉宸忧乐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
诸真歌颂
众仙赞颂灵章
上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明鉴要经
太上明鉴真经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含象鉴剑图
上清佩符文诀(五种)(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
上清豁落七元符
上清高胜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太玄八景箓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上清元始高上玉皇九天谱录
道迹灵仙记
元始上真众仙记
上清三尊谱录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七域修真证品图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太上仓元上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大洞玉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玉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三天正法经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玄灵宝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校对一次)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校对一次)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注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校对一次)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下元黄录简文威仪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四种)
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敦煌本)
云篆度人妙经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芝草品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上洞玄灵宝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
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众篇序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敦煌本)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敦煌本)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
+
首页
太上三天正法经
经名:太上三天正法经。又名《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 太上三天正法经 清虚小有天王撰 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炁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炁存焉,一炁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青童君曰:时未有岁月,九炁既存,一炁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里,一里为一岁也。清炁高澄,浊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胤,置於九天之号,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始皆生於九炁之中,气结而成形焉。九炁玄凝,成於九天图也。日月星辰於是而明,皆轮运周於九天之境也。便有九真之帝,青童君曰:九真者,九天之清炁,凝成九宫之位也。上真、中真、下真,生於极上清微之天;清微之天,是始炁之澄也。次中三真,生於禹余之天;禹余之天,是元炁之澄也。下有三真,生於第三大赤天。大赤天,是玄炁之澄也。三号既明,三元夫人从炁而生,以天为父,以炁为母,故号太素三元君。此各以炁自然之孕子也。生於三元君,皆女子之号。青童君曰:白素元君者,则右白元君之母;黄素元君者,则黄老中央君之母;紫素元君者,则左无英君之母也。虚结空胎,凭炁而生也。各置宫第,便有上清营卫之官。金晨玉童三千人,西华玉女三千人,侍给三元夫人也,在洞房宫。三道兴隆,举号为太上大道君,太上大道君者,乃众真之帝,位高炁清,故号为太上。皆炁胤承真,积级受号,非始天有一太上者也。得受太上之号,便为万神之主也。置於琼宫玉殿,处於太上,大道之君也,总统九天,次位八方。八方置八帝,故上三天有二十四帝,玉皇之君也。八帝者,皆受自然之胤,得为帝号,亦非后学之任也。於是各引所承,造上皇之章,以为宝经,秘於玉清之宫,以度后学得真之人。逮至黄帝,置立生民,后生之人,起於黄帝也。黄帝结土为象,放於广野,三百年中,五色变化,能言能语,各在一方,故有伧秦氐夷蛮差之类也。五姓合德,亦法自然,承上真之炁,而得为人也。能有生死之期,寿命之会。若有骨炁系真,便为不死,得补上仙,有不纯之行,死归土也。蠢以元炁,五色衣冠,皆禀元炁而生,衣以五彩之衣。六天之治,於此而兴。故太上大道君,给以鬼兵,使於三代之中,驱除恶人。青童君曰:黄帝生民,各兴杀害,不禀自然,使天炁愤激,三五失正,故以六天之炁,使诛除恶民。善行精勤,思念长生,不犯三官,则为种民,当授真经也。夫二炁离合,理物有期,阳九布炁,百六决灾,三道亏盈,回运而生,期讫壬辰、癸巳之年。青童君曰:大阳九、大百六,皆九千九百年,小阳九、小百六,皆三千三百年。六天受号至周,已三经大阳九之数,善恶犹未都平。后圣九玄道君,请问太上不应之期,太上云:六天事设,资於太真,求九经阳九、百六之数,还治三天。计期尽承唐之年,金氏御世,丁亥之末,壬辰之岁,善恶当明,吉凶都判也。九天真王授於太上大道君,太微灵都婉转真三方文,众书真箓,以制六天三天之法。三天正法,以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受炁之初,於空玄之中所授。到六天立治之法,授於太上。至黄帝兴治,太上以付后学帝君、上相青童君、西城王君,使付诸为真人者。以六天之炁,由三天之法,得者神仙。三天九微玄都太真灵箓,出於九天真王,以传太上及三天玉皇,元始天王以授西王母,灵飞太真太上丈人,以授众仙得道真人。此文秘於太上灵都之宫,刻以紫玉为简,黄金为文。付五老上真仙都左公,封以紫蕊玉笈,盛以云锦之囊。天妃侍香,玉华执巾,卫以金童,各三百人。如是后圣金阙帝君、上相青童君,皆月三告,清斋时,乘碧霞九灵流景云舆,飞青羽盖,从桑林千真,上诸太上灵都之宫,朝启真父,游宴玉庭。太上大道君,时与九玄圣君、上相青童君,共登琼宫玉殿之内,侍女众真千亿万人,飞龙毒兽备卫灵关,巨虬千寻,奋爪广庭,流光八朗,焕赫玉清,悬於旌盖,流旗绕香,玉籁虚唱,神林激音,万响扬声,洞畅九元,众吹云歌,麟舞凤鸣,激给玉虚,琼振三清,设流霞之醴,镮刚之果,杂案纷落,流盼太冥,末乃自引云璈之琴,抚而弹之,玉音粲丽,彻响太霄,而歌神凤之章,九灵之曲。其辞曰: 微乎九玄炁,洞源三清滓。灵化随运生,渊响彻高拟。六觉启玄关,未悟方乃始。携襟玉皇庭,披究太虚理。紫辉朗玄台,流映无穷已。大劫有终数,百六翻然起。神娱不极龄,抚哀后生子。 於是太上歌毕,九玄帝君又称名而歌曰: 策御九龙辔,上朝玉皇庭。太虚九玄炁,法化沉三灵。高会玄晨阙,躬命元始精。结芒太霞馆,流盼无穷龄。神映通幽关,炼胎反初形。抚哀五浊子,命同浮朝生。 於是九玄圣君歌毕,上相青童君又称名而歌。其辞曰: 九天洞元纪,化生无方炁。三灵澄玄景,六精顺运逝。丹霄翳空洞,三真超无际。俯仰太帝堂,禀承三天制。驱洗六天凶,正立无尘秽。洞究太真章,以救承唐世。启悟末学子,有心齐冥契。拔脱三涂苦,飙然控龙辔。蔼沬上清馆,岂觉有余滞。 歌毕,於是太上与后圣九玄、上相青童君,共序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施用宝诀祝说投祭法度,以付二君,使教后学诸为真人者,以制六天,收戮群凶。於是帝君、上相青童君,奉受真诀,稽首而还。 清虚小有天王曰:凡受众文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阴阳灵箓,恒当精心苦念,入室烧香,祈请真灵,求得奉迎圣君於上清宫,加恒诵咏灵章及符经一过。如此九年,灵垂告感,太上自当遣太极真人,降子寝房也。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诣经师受文,师当北向告誓,付度弟子。弟子受文毕,当还东向九拜,亦可心拜,阴祝曰: 上启九天真王、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某生值季世,去上玄远,禀承真统,得受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不胜喜庆。谨以上闻,乞丐正真,赐降真灵,威御十方,摄制万精,啸咤立到,举响彻冥,得承八景,奉迎圣君。 毕。写经,将一通盛以别室,朝夕烧香,礼拜神文,太上当遣玉童玉女各十人,侍卫己身。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有骨相,名参东华,得佩三天正法太上众文灵箓。九年,每以本命之日,或太岁之日,以白素朱书文一通,诣所属岳封埋之,以制五岳万精之炁。埋符之时,北向叩齿三通,仰祝曰: 六天运周,三道正明,上仙真文,制御九灵,封掌五岳,摄录群精,当今真仙,来朝我形,上告万神,记别我名,洗荡千祆,后升玉清。便埋文,令深九尺,如此二十七年,合三埋之,太上克遣四极真人,来迎子身於上清宫也。五岳灵官,恒当营卫出入游行,授其自然之乐,云舆羽驾迎子之身。 汝受九年,当以本命或太岁之日,夜半於别室,人民寂绝,露於中庭,施坐北向,用五案安着五方,案一香火,案一手巾,覆於案上。又用绛纹三尺,请经符着案上,以果一盘,枣一升,着一柈中。北向再拜,叩齿十二通,奉请九微八道上皇、九华帝玄黄女、九灵之官、监真使者,称名某甲,昔受众书八灵真箓,九年请奉微礼、上献众真,愿蒙垂降,下纳丹心,使某体清气朗,威制十方,千邪万祆,悉皆执伏,得与神通。九年周竟,当又上烦明真。愿毕。如此都毕,以所祭果枣物,埋於所属岳也,令深九尺。临埋时,北向叩齿九通,咒曰: 天清在上,微道遐幽,三正理运,六炁沉消,上真灵箓,摄御万祆,献礼五灵,以蒙纳招,封还灵岳,当使我身,与岳同休。 以灌余物上。如此三祭,太上克遣真人,授子元君之号,五岳仙灵卫子之身也。 太上告后圣九玄帝君曰:君受号为上清金阙后圣帝君,上升上清,中游大极,下治十天,封掌万兆,及诸天河海、神山地源,阴察群灵,皆总领所关,勤搜上真,辅正三天,灭除凶恶。今故出众书八灵真箓相付,宜加精勤,授於骨分,使为圣主,除祆存种,反正三天,令至承唐之年、壬辰之岁,吾道当行。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受三天正法,当为三天立效,佐时除凶,使正道演明,六天殄灭也。恒当沐浴清斋,入室烧香,书真文灵箓五通,安着所住室内五方,己身正在中央,平坐北向,叩左齿三十六通,瞑目内思己身吐炁,炁化为火光精流,竟天郁冥,焚烧四方天下山林草木,土地灵司人民,悉令荡尽,竟天冥然,无复孑遗,洞达无涯,火炁都消,清炁郁勃,上则无天,下则无地,率天以下,莫不归宗於虚无,金门玉阙、琼宫紫殿罗列,及己身俱在空虚之中,清炁之内,便仰祝曰: 天阳地激,三五及灵,流光极崖,竟天郁冥,自下无外,悉还无形,六天群祆,靡有不平,太一促运,真道当行,九天有命,收摄贾生,周天徧地,莫有所停,圣皇显盖,控驾紫庭,推校十方,列奏玉清。毕,引取五方炁,咽之,方引九炁止。 此九天之祝,九天真王以授太上,太上授后圣,令恒修行,摄御六天,威制万灵。若能勤心,精注三官,佐天除凶,太平之世,太上自当科校其中,随勤补用,以充真仙。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佩带真文,恒当沐浴盥洗为急,每令屐履衣服盛洁,不使污秽,真灵远离,凶邪所乘,便有毁败,学者宜明慎之。有犯此禁,太极领仙退削子陟真之爵。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不得妄入掩秽,哭泣悲泪,吊问死丧。犯者夺削退陟真之爵。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佩带真文,出入三光,及冥旰卧息,不得露头不着巾帽,及脱衣露形,毁慢形神,耻辱真文,令贵灵远逝,空尸独在。犯此之禁,夺算,削退陟真之爵,学者慎之。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受三天正法,不得妄与阴家共床坐起,及外炁不同之人共着衣服,及同被卧息,屐履之属更相交关。犯者灭算,退削真爵,学者慎之。 太上告后圣君曰:凡受三天正法,收束群灵,威平六天,当先令己身清静,俨然明正,不犯众禁,真灵恒肃,万神卫形。案法修行,六天之凶自然而退,亦不干子之正矣。而使己身不明,为众祆所乘,轼轲之日,不得惋吾此文,学者慎之。 太上告后圣君曰:此五条,出《四极明科》第十一篇中篇,有玉童侍卫,佩者犯禁,玉童所奏,身被冥拷,殃及七玄。今故抄出,以示后学,佩者习焉。 太上告后圣君曰:得佩三元大君紫文者,给玉童、玉女各十二人,侍卫佩者身。得佩众书真箓者,给玉童十人,侍卫佩者身。得佩太微灵都婉转真三方文,给直符三十人、玉女十二人,侍卫佩者身。得佩天帝君皇愍真书,给玉童十人,侍卫佩者身。得佩太上元君真文,给玉女十二人,侍卫佩者身。得佩紫微玄宫玉文飞天真书,给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侍卫佩者身。得佩蓬莱高上真书者,给玉童十二人,侍卫佩者身。得佩天帝丈人黄上真书,给玉女百人,知吉凶。得佩玄洲仙伯开天万仙真书,给玉童十二人,侍卫佩者身。得佩广生太真五岳兵符,给玉女十二人,侍卫佩者身。得佩元始天王真书,出有入无,又给玉童、玉女各十二人,侍卫佩者身。 太上告后圣君曰:诸有骨分,名书东华,录字上清,得佩真书众箓,即给玉童玉女,侍卫己身,记功明善,纠禁漏泄。佩者不得妄传,传非其人,不依年限,轻泄宝文,身被风刀之考,没命鬼官,殃及七玄、祖父,运蒙山之石,塞九源之河,深慎奉行。 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后圣君受太上,清虚小有天王撰集,上仙真箓,总名为六天文三天上真正法,以捕万鬼,收束众邪。七百年三传,一百年有其人,听再授。朱青三十尺为要信,青布四十三尺为密誓,金镮五双为指天大誓。男受投文不祭,女受当祭。相授斋三日,或七日。又於斋内奉有经之师,好金十两,为通神之信。泄闭不从科条者,七世获考,如四极科法。佩书不经阴炁,阴炁浊殗,则身受殃大罪,身后为下鬼。奉之如法,必登上清。八皇以此为秘仙券,有者太阴书名玉简。 太上三天正法经竟
管理员
2023年5月9日 17:18
289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